《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教学设计之一
目标概说:
1、教学目标与要求
引导学生分析病文与典型材料,探究运用辩证分析的有效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分析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2、教学重点
病文的修改;材料的领悟;辩证分析法的灵活运用。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法,准确的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教学创意:
1、实用 本课设计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材料启发,让师生一起归纳写法,并当堂训练,让学生学有所获。
2、时效 教案设计紧贴学生实际,也不乏社会热点的讨论。
3、趣味 材料引用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探究的趣味,避免作文课的枯燥乏味。
4、简洁 课件避免过多的动效、影音,还原语文课堂本色,追求简洁、雅致。
5、自主学习 第一环节的方法由老师概括,二三环节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总结。
实施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步理解“辩证思维”的目的是理性认识事物。
[教师导入]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辨证分析。什么是辨证分析呢?我们从先哲那里获得启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香而不白,雪白而无香,说明事物既有优点,也有不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告诉我们事物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表明事物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则启示我们事物是向前发展的。这些就是辩证分析。
那么,如何对事物作出哲理性的思考呢?根据前人的经验,主要有三种做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让我们通过品味鉴别,去感受什么是“辩证分析”。 [出示课件1]
二、品味鉴别,锤炼辩证思维能力
1学习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说“过头话”
[教师引导]初学写作议论文,容易缺乏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犯说“过头话”的毛病,这是一篇以宽容为话题的学生习作,老师摘抄下了部分内容,请一位女生朗读下面一段话。[出示课件2]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一些摩擦:上公共汽车,你踩了我一脚,我就撞你一下;到商场买东西,售货员以冷眼相待,顾客就反唇相讥。这种风气极端有害。究其原因是没有气量,是人们道德水平不高,思想认识很低的表现。中国有句老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大家要记住这句话,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气度大些。
[教师提问]这样的分析合理吗?严密吗?请大家思考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学生发言]“必然要发生摩擦”一句中“必然”一词过于肯定,摩擦在生活中只是偶然现象,可以改为“有时”;“究其原因是没有气量”这句话过于绝对,可以改为“气量狭小了些”;……
[教师示例][出示课件3]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有时会发生一些摩擦。比如:上公共汽车,你不小心踩了我一脚,我就有意还击你一下;到商场买东西,碰到一位冷眼待人的售货员,你就以牙还牙,反唇相讥。这些现象不好,他破坏了生活的和谐氛围。究其原因,大概是这些人多了些计较,少了些宽容;多了些争执,少了些忍让;多了些怒气,少了些冷静……一句话,修养欠缺了些,度量狭小了些。中国有句老话:“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真希望那些人能记住这句话,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大度一点,宽容一点。
[教师总结]通过修改,文章的观点更加客观真实,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我们在讲道理,作分析时,为了体现自己的观点,有时会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过分的强调,把话说得太肯定,太绝对,这样就成了站不住脚的”过头话”。
[写法归纳]为防止说“过头话”,我们可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老师为大家概括的方法是横向联结法。我们作分析时,要横向了解事物的联系,捏拿事物的分寸,把握评论的尺度,从多方寻求解答,就能视通万里,抚四海于一瞬,进而增加认识的广度,获得客观的认识。[出示课件5]
[板书]:
症状1: “过头话”
对 策: 横向联结法
捏拿分寸,把握尺度;
多方求解,视通万里。
2.学习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变“近视眼”
[教师过渡]掌握了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后,我们再来分析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名人逸事总是容易被人们津津乐道,下面为大家展示的是两位大师的故事。请一位女生朗读第一则材料,一位男生朗读第二则材料。大家思考巴尔扎克看人与曹操看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探究案例二[出示课件6]:
有一则关于巴尔扎克的故事,话说一天一位老妇人拿着一本学生的作文本给巴尔扎克看,要他看看这个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今后的前途又会如何?巴尔扎克看过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本后,根据这小学生书写迟钝、笨拙,做着了这孩子将来出息不大的结论,但有趣的这位老妇人是巴尔扎克小学时的老师,而这个作文本正是他自己小时候的!
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中,人们说曹操有相人之术,袁绍当时“四世三门,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曹操却说,“色厉胆小,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小利而忘身”的袁绍不会成就大事业。相反他评价当时人单势孤,寄人篱下的刘备“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是真英雄也。结果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三分天下有其一,而袁绍在官渡一战中被打得仓惶逃窜,结果真如曹操所料。
[学生讨论后发言]
[参考] 伟大的巴尔扎克也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狭隘观点看人。曹操是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人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教师小结]巴尔扎克用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结果为后人留下笑柄,曹操能用哲学观点相人,对我们的生活同样有启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论证一个问题时,如果把它看成是绝对不变的,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防止变“近视眼”。
[教师提问]刚才老师在第一环节中,对议论时说“过头话”的毛病提出了“横向联系”的对策,并将方法概括为“捏拿分寸,把握尺度;多方求解,视通万里. ”现在同学们自己来总结一下,如何应对写作中得“近视眼”的症状。
[学生发言]
[写法归纳]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变“近视眼”,我们可以运用纵向回顾法。每一个事物都有过去、现在、未来,当碰到问题时,要瞻前顾后,抚今追昔,上下求索,就能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从而增加认识的深度,获得新颖的认识。[出示课件7]
[板书]:
症状2: “近视眼”
对 策: 纵向回顾法
瞻前顾后, 抚今追昔;
上下求索, 思接千载。
[学以致用]请同学们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指导写作。
我来辩辩理:
有不少中老年人感叹,“回顾过去,我们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单纯、听话、有理想,而现在的中学生只讲个性,差远了!”请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为自己辩辩理。[出示课件8]
[教师示例]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单纯、听话、有理想,与当时的社会风貌息息相关,因为那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文化的空白和压抑,高考制度的恢复,成千上万的中学生欢欣鼓舞。他渴求拥有知识,回报社会!
面对现实,我们体会到,当今的中学生有见解有个性也是时代的必然,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复杂的信息社会,听话未必能探索新的奥秘、新的世界。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敢于实践又是时代的要求。因为未来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不创新、不探索、不实践就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出示课件9]
3、学会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成“一根筋”[出示课件10]
[教师过渡]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可以使我们的目光深邃,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可以使我们的视野辽阔。老师有一次召开家长会,有一位学生家长向我阐述了她对网络的看法:
在我的眼里,网络就如洪水猛兽,我坚决反对孩子上网。首先,上网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把时间用来玩电脑,那么,孩子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必然会大大地减少;其次,玩电脑游戏,尤其是长时间地玩,对孩子的视力和健康十分有害,当孩子沉迷在电脑游戏带给他的快乐中时,他的视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地衰退,甚至会搭上曾经拥有过的健康身体; 再次,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上网就会受它们的影响。一些孩子因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人就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
请思考:家长的观点全面吗?
我听了家长的看法,感觉颇有道理,可又觉得缺了点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琢磨一下,家长的评论到底缺少了些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又如何向家长解答这个问题呢?
[学生交流]
[教师归纳]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正面,又有反面;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既有成绩,又有问题;既有长处,又有短处。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避免片面性,避免走向极端。所以,在写作时,我们要学会善于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防止成“一根筋”。
[教师提问]现在同学们继续总结,如何应对写作中成“一根筋”的症状。
[写法归纳]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 防止成“一根筋”,我们可以运用对立统一法。根据一分为二的观点,两面兼顾,同时要注意事物的两面并非平分秋色,而是有所侧重,有所突出,我们要善于转化,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就能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使议论纵横展开。[出示课件11]
[板书]
症状3: “一根筋”
对 策: 对立统一法
一分为二,两面兼顾;
突出重点,坚持转化。
[学以致用][出示课件14]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女生分析名人作广告的优点,男生分析名人作广告的不足,然后吸收对方的观点,得出一个全面的措施:
随着传媒的发展,名人代言广告已经成为商家宣传自身产品的重要手段,小到药物、饮料、糖果,大到家电、汽车、楼盘,名人明星代言,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你是如何看待名人做广告的呢?
[优点]名人具有广泛的人气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名人广告可以打消一些消费者的顾虑,对产品会比较信任;
名人做的公益广告对推动慈善事业大有帮助。
[缺点]铺天盖地的名人广告,消费者无法适从;
巨额的广告费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
[措施]商家:要注重宣传,更要紧抓产品质量,以质量取胜;
名人:有职业操守,全面了解产品,拒绝虚假广告;
广告公司:用新奇创意突出产品品质;
国家:提高法律约束力;
消费者:理性消费。
[课堂总结] [出示课件15] 如何使用辩证法分析问题,老师把它编成了几句“四字口诀”,便于同学们记忆:
学习辩证分析
捏拿分寸,把握尺度。
抚今追昔,思接千载。
两面兼顾,突出重点。
日思日睿,高分近矣!
三、教师下水文展示
同学们,人的一生既要历经风雨祸患,又会面临诱惑挑战,什么应该坚持放弃,什么应该倍加珍惜,你们思考过吗?老师也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我的舍得观
小溪舍弃了温润的泉眼,奔向大海,于是它与大海融为一体,不至于被蒸发殆尽。
雏鹰舍弃了温暖的巢穴,奔向天空,于是它有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展示搏击长空的壮美。
因为懂得舍弃,所以成就永恒。
伯牙初遇子期,桐木瑶琴,高山流水,何等娟丽。浩浩江水一泻千里琴音,子期懂;绵绵高山悠悠相连的乐章,子期也懂。二人相结成知音。明年,当子期得知知音已逝,悲痛欲绝,挥泪摔琴以谢知音,亦何等悲壮!
古琴弦断琴音绝,伯牙舍弃了自己挚爱的古琴,人们为此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可是就是在瑶琴破裂的回声中,我们却听到了传递友爱的天籁之音。没有舍弃的古琴,哪来千古友谊流芳百世的佳话,没有舍弃的古琴,哪有高山流水真情永存的遐想?
历史长河滚滚奔流,我们从中得到异样的领悟——懂得舍弃,才能拥有至高的境界。
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站在滔滔的汨罗江畔,面对“举世皆浊”的世道,他深深的叹了口气,最后毅然将芝兰香草般的身躯,怀抱石头,投入了滚滚江涛之中。
逝者已去,屈原舍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人们为此感到深深的不解与震撼。
可是就在这条吞噬屈原生命的大江之畔,我们却看到了不屈灵魂的闪现。屈原的舍弃换来了“浩浩之白”的人格魅力;屈原的舍弃换来了中华民族赤城之心的传承。
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从中得到崭新的解答——勇于舍弃,才能拥有不屈的精神。
笼中的鸟儿舍弃笼外的暴风冰雪,却不知要为此忍受牢笼的羁绊,深夜的寂寥。
负重的蜗牛舍弃壳外的五彩世界,却为此只能承担笨重的外壳,缓慢的爬行于尺寸之地。
宋江为追求封建正统而背弃兄弟情谊,玛蒂尔德为一夜的虚荣而舍弃原本稳定平静的日子,葛朗台为金钱财富而舍弃了妻女的幸福生活,还有一些人,舍弃了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最后得到的只是暗淡失色的人生。
文学的高峰回响着一个另类的声音——不善舍弃,将失去美好的人生。
于是,我懂了,该舍弃的毫不犹豫的舍弃,要珍惜的义无反顾的珍惜,以清澈的眼睛审视自己,让岁月的车辙碾过额头,留下赞许的痕迹。
四、课堂小结
五彩的世界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也留给我们太多的思索。让我们用真心去体验那份感动,用辩证的眼光智慧去探讨生活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