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 作业导航
1、体会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寄托;
2、领悟“乐”的内涵;
3、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词语。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壑(hè) 晦明(huì)
B、伛偻(qū lóu) 蔚然(wèi)
C、对弈(yì) 酣睡(hān)
D、觥筹(ɡōnɡ) 滁州(chú)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饮少 zhé_____醉 林 fēi_____ tuí_____然 lánɡ_____琊
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⑴ 饮少辄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太守谓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⑴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自号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⑵ 本文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春夏景色的一组骈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作者欧阳修在文中自号___________。
6、第一段“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翼然”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四段“太守之乐其乐”中太守的“乐”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登泰山记
姚 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⑴风雪,至于泰安,是月丁未⑵,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⑶登。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⑷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⑸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⑹。
戊申晦五鼓⑺;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⑻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⑼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乐⑽,而皆若偻⑾。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⑿。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多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⒀,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注:
⑴ 乘:冒。
⑵ 是月丁未:指旧历12月28日。
⑶ 麓(lù):山脚。
⑷ 烛:此处作动词,照。
⑸ 徂(cú)徕(lái):山名,泰山东南。
⑹ 居:停留。若……然:像……的样子。
⑺ 戊申:29日。晦:旧历月末。
⑻ 摴(shū)蒱(pú):指赌博所用的纸牌,明清时称为“叶子戏”。
⑼ 须臾(yú):片刻。
⑽ 绛皓(hào)驳色:红白相杂。
⑾ 偻(lóu):曲背。
⑿ 漫失:磨损不清。
⒀ 罅(xià):缝隙。
10、作者登泰山的时间是________,同伴是_______,天气情况是____________,所选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登山。
11、在泰山极顶观日出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
12、泰山极顶的建筑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途还有_________________。
13、最后一段所描绘的景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积雪。
14、划分文中画线句朗读节奏。
★ 试一试
15、将下面一个句子改写成以“《采茶舞曲》”为开头,不用“被”“让”之类的词语的句子,要求语言通顺,保留原意。
二十多年前,我曾被一首歌曲撩起过浓浓的乡思,撩拨得神魂颠倒,那歌曲,便是至今都享誉歌坛的《采茶舞曲》。
《采茶舞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B(yǔ lǚ)
2、辄 霏 颓 琅
3、(1)就 (2)寄托 (3)花 (4)是
4、(1)欧阳修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宋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醉翁
6、“像鸟展翅的样子”或“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7、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8、围绕“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或政绩卓著之乐)”答出其意思即可。
9、“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二、
10、1774年旧历12月28日 朱孝纯雪后 由南麓
11、29日晨 日观亭
12、岱祠 碧霞之君祠 皇帝行宫石刻
13、山石 松树
14、望/晚日/照城郭 是日/观/道中石刻
15、是一首至今都享誉歌坛的歌曲,二十多年前,曾撩起过我浓浓的乡思,撩拨得我神魂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