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中的信息筛选
所谓“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根据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淘汰的方式挑选出相关的事实、事例。
命题者常常依据所选文段中的主要材料或文章的主要信息,以某个标准为依据,编选若干文句,这些文句有的符合这个标准,有的不符合这个标准,然后将这些文句分别编为四项,往往有对有错,用这样的组题方式来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地把握了文中的关键语句和主要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句意理解能力。它看似“奇崛”,但只要你按照文中提供的方法去训练,就一定能够大有收获。
1.读全文,捕捉重要信息。
要做好信息筛选题,一定要养成阅读全文的好习惯:这段选文是什么体裁?是记叙文(人物传记)就要注意捕捉中心人物是谁,行文中反映了他什么行为、品德、处事方法,是议论文就要捕捉论点及其论据。如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所选材料为《明史·熊鼎传》,这段选文的体裁为记叙文,中心人物为熊鼎,选文包括他“卓有才华”“镇之以静”“阻派御史”“释放梅镒”及“正德仲罪”“考核官员”“责以大义”等多个主要方面,较为集中地反映了熊鼎的才华及处事精细求实的性格。又如2011年高考湖南卷,所选材料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归庄的《严祺先文集序》,这段选文的文体为序,内容偏重于议论,文章借题发挥,通过评议韩文公的文章,进而赞颂了严祺先的“明快严峭”“笔能杀人”,并提出了严祺先并不迂腐的观点。
2.析题干,明确筛选范围。
命题人想考查哪一方面,在题干中往往作了严格的限定;而选择项往往是方方面面都可能有,而且表述得也很正确。特别是有的题干中,命题人为了降低难度,已经给你提供了答题的重要信息和答题的切入点。因此,审读题干对正确答题显得十分重要。
如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选用材料为《宋史·何灌传》,其中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试题为: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②或著崖石皆没镞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④⑥D.③⑤⑥
题干审读要注意两点:一是人物标准是“何灌”,筛选出的必须是何灌的材料,其他人的材料都不符合要求;二是条件标准是“行事有成”,“行事有成”重在“成”,“成”就是“成功”,是一种结果。其中①句说的是手段方式,最终不仅没有成功,还导致敌人“忿而举兵犯我”,所以不符合要求。④句说的是建议、愿望,只是他说的话,最后才写成奏章报上去,这是行动前的筹划,不是结果,也看不出成功与否。因此该题答案为D。
3.抓关键,分清材料类属。
所谓材料,是指备选项中所提供的内容。只有分清这些材料类属,才能判断它是否能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如2011年高考辽宁卷所选材料为《旧唐书·宋庆礼传》,本知识点的试题为: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①询问风俗,示以祸福②独庆礼甚陈其利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④招辑商胡,为立店肆⑤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A.①②④B.①⑤⑥
C.②③⑥D.③④⑤
在提供的这六句中,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一项,原句为“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由此可以看出,“更于柳城筑营州城”是诏的内容,是皇帝命令宋庆礼做的事情,无法表现宋庆礼的“雅有方略”。⑤⑥两项,原文为“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这句是直接说明庆礼为政清严及其结果的,明显与题干的要求不符。本题答案为A。
4.巧对照,求同排异作答。
主要有两种选答案的方法。一是正选法。即经过分析,把符合题干要求的代入选择项,只要该项答案中的句子全都符合题意即可,并不一定要求该项答案包罗所有符合题意的句子。如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试题: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②复以细故烦御史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④乃逮德仲,实,立正其罪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B.①④⑥
C.②③④D.③⑤⑥
本题中第①句只是表明熊鼎不肯任官,并不能反映他的处事精细求实。第②句是说熊鼎为维护朝廷决定不同意派遣御史,也不能反映他处事的精细求实。而③④⑤⑥四句均表现了熊鼎处事精细求实。把③④⑤⑥分别代入选择项,只有D项符合要求。二是逆选法。即经过分析,确实不符合要求的选项,然后检验选项,只要有不符合要求选项的就给予排除。如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试题,经过分析,确定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是①②,检验选项,含①或②的选项立即给予排除,这样也可以把D项选出来。(来源:《语文报·高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