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洼里的小鱼》课堂教学实录
《浅水洼里的小鱼》课堂教学实录是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到优质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情景再现,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一起来看看吧!
《浅水洼里的小鱼》课堂教学实录
一、图片聚焦,板画揭题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这是在浙江温州,渔民们经过紧急救助9小时,把一条搁浅在沙滩上的鲸送回了大海。这是在澳大利亚,很多的鲸搁浅在沙滩上,上千名游客正在帮助它们。这是在福建的顶山,一条巨大的鲨鱼搁浅在沙滩上,人们正在帮助它。这也是在福建,台山的沙滩,人们正想尽办法救助这条搁浅的鲸,搁浅的鲨鱼。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生1:很多鲸搁浅在地上。
师:(纠正)沙滩上。
生1:沙滩上。
生2:有很多巨大的鲸在沙滩上,都好像要没有了呼吸,窒息而死了。
师:窒息而死了!是啊,多危险啊。孩子们,咱们知道鲸、鲨鱼都是特别巨大的海洋动物,一旦它们被海浪冲上沙滩,搁浅在沙滩上,就会有生命危险。(板画海浪,沙滩)所以图上看到很多人们都在帮助他们。不过因为这些巨大的海洋动物是生活在深海里,很少会遇到被搁浅在沙滩上这样的遭遇。其实,随着大海的潮涨潮落,倒是比它们小很多的小鱼(板书:小鱼),就特别容易被海浪冲上沙滩,留在浅水洼里,而回不了大海,(板书:浅水洼)
(图片聚焦,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震撼和一种心灵的启示,让他们认同救助海洋生物是人类的职责这一观点。而后,用“反衬”的手法告诉孩子们“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更需要帮助”。让学生从直觉出发,从心底给出一个对待小鱼的态度。[/face][/face][/face]
师: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浅水洼吗?
生1:就是沙滩上有几个像小洞洞一样。
师:小洞洞一样,是吗?
生2:就是沙滩上有几个小洞洞,里面有一点点水,水很浅。
师:这两个孩子,有一点说的很好:里面的水很少。但不是洞。洼,就是指一些低下去的地方。这低下去的地方,只有一点点的水。咱们就把它叫做
生:浅水洼。
师:每当潮涨潮落之后,沙滩上就会有一个、一个很多这样的浅水洼(板画多个浅水洼)。
(茹老师用亲切的话语使学生思考,引发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老师又从学生的理解中肯定正确的说法而后补充使完善。再结合板画,学生脑中的浅水洼就形象了。)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浅水洼看看那些被困的小鱼。(完整课题,板书:里的)
师: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其他的都读得不错,就这两个字(指“里的”)特别难读,要读轻声。听老师——浅水洼里的小鱼。
生:(齐)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里的,还可以读的快一些。(范读)
生:(齐)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有进步就是好的。
细节决定成败, 一节成功的课不在多花炮,一位成功的教师不在多能说。而在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哪怕是再细小不过的,哪怕是一个“的”字,及时纠正、及时引导、及时鼓励。“有进步就是好的”,有进步就是好学生,有进步就是好老师,有进步就是好课!
二、目标明确,初读课文
师:咱们把书翻到132页,课文就在132页。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问问大家,平时自己第一次读课文,一般给自己提怎样的要求?你会给自己提怎样的要求?
生1:要读熟,字不要错。
师:不错。
生2:不能拖音。
师:不要拖长音,这是咱们低年级小朋友常范的毛病。
生3:读书要响亮。
生4:要读好。
生5:还要有感情。
师:要求真高。看来啊,咱们班的小朋友读书习惯都不错,在读之前都能给自己提要求。不过呢,作为二年级的小朋友,老师对大家的要求不高。第一次读,咱们只要求做到两个字“正确”。正确就是把每一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还要把每一句话读通顺。为了读正确,老师给大家提两点建议:第一,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看书上的拼音。实在有困难,你就举手示意,可以请老师帮忙。第二,遇到难读的句子,比如打疙瘩的地方,你不要急着读下去,而是先停下来,把那句话重复着多读几遍,读到完全通顺了为止。这样就能做到
生:正确。
学习要求的提出简单明了,学生一目了然;方法的指导切实有效,学生现学现用。
师:好,读书就自己读,不要听别人的,读自个儿的。读吧。
生:(认真地读了起来)
师:读好了咱们不要坐那么端正,你可以再读一读。
读好的,抓紧时间再读一读。
这话着实吓了一跳,以为听错了。中国的课堂上历来都是要求学生们坐的正,腰板挺直,小脚并拢,小手放好。可老师却说,“不要坐那么端正”,细思量,正是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真正领悟。“读好了咱们不要坐那么端正,你可以再读一读。读好的,抓紧时间再读一读。”只是坐的端正,并不能真正的用心与文本交流。
三、循序渐进,学习字词
师:好,都读完了是吧?看,这是本篇课文的生字。不多也不难记。可是要把它读准了并不容易。生字读得准不准啊,要看咱们的拼音功底深不深。茹老师先请出这两个音节(shèn zhēng ),谁能?
生1:shèn zhēng
师:他已经注意到了,要区分
生:平翘舌音。
师:前后鼻音。两个可都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前面一个是前鼻音,后面一个是后鼻音。咱们浙江人学普通话特别要注意区分前后鼻音。你再来
生1:shèn zhēng
师:不错。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生范读,其他跟读。
师:特别是后鼻音,很难读是吧。跟着老师来一次,连着稍快一些。(师范读zhēng学生跟读两遍)看,这两个音节请出了这两个生字,不拼直接读出来。
生1:甚 蒸
师:咱们读字要清晰,一个一个来
生1:甚 蒸
师:不错。
生2:甚 蒸
师:也不错。
生3:甚 蒸
师:蒸
生:蒸
师:好,一起来。
生(齐):甚 蒸
师:甚
生:甚
师:蒸
生:蒸
师:咱们啊,除了要注意前后鼻音读准,还要把平翘舌音读准。出示(至 死)
生:至 死
师:一个一个来,死念的不错。“至”再念一边(范读)
生:至
生:至 死
师:恩,一起来。
生(齐):至 死
师:大家发现了吗,咱们刚才读的这四个生字正好可以组成两个词儿呢。谁来念念这两个词儿。
生:甚 至 蒸 死
师:你一个字一个字读的挺好,读出词的味儿来。甚至
生:甚至 蒸 死
师:连的再快一点。
生:蒸死
师:一起来
生(齐):甚至 蒸死
师:甚至 蒸死
生(齐):甚至 蒸死
师:这是课文中带有甚至的句子,能读吗?(出示句)一起来。
生: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师:接着读
生: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师: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这用第二句话中的一个词儿来说就是……
生:成百上千条。
师:读(成百上千)
生:成百上千条
师:要连着读成百上千。
生(齐):成百上千。
师:再读
生(齐):成百上千。
用文中的话解释文中的词,用文中的词概括文中的句。培养了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
师:咱们继续读
生(齐):继 继续
师:读词儿
生:继续
师:继续读
生(齐):乎 叨
师:两个都是第一声,乎
生(齐):乎 叨
师:组成了词儿,请个小朋友来读一读。你能
生1:在乎hū 叨念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在乎 叨念
师:你跟他念的一模一样啊?有不一样的吗?
生3:在乎hu 叨念
师:第一个词儿再念一次,大声一点。
生3:在乎。
师:听出来了吗?听出了什么?
生4:那个乎是轻声。
师:对啊,你再读一遍。
生4:在乎。
师:念的真好。是啊,组成了词儿,乎就变成了轻声。咱们一起念。
生:(齐)在乎 叨念
师:再来一次。
生:(齐)在乎 叨念
师:乎再短一点,在乎。
生:(齐)在乎。
师:茹老师把叨念交换了位置,谁能读准了。
生1:念叨
师:有很多人举手了。
生2:念叨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
生3:念叨
生4:念叨
师:你再来,念大声一点。
生4:念叨
师:刚才没读轻声的也不怪你们,因为这个词儿今天咱们是第一次读到。老师提醒大家,交换了位置,叨也读轻声。读念叨。
生:(齐)念叨
师:男同学读
生:念叨
师:女同学读
生:念叨
师:不错。刚才在拼音的提示下把生字都读准了,现在去掉了拼音,你还能读吗?
咱们一起来(出示词语卡片,可爱的小鱼背后)
生:甚至(把小鱼贴到浅水洼里)
生:蒸死
师:这个(蒸)注意再读
生:蒸死
师:不错
生:继续
师:真不错
生:在乎
师:(摇头)
生:在乎
师:(点头,竖起大拇指)真能干,有一部分小朋友注意到自己没念对,重读了一次。咱们再来一次。在乎……
生:在乎
师:前面一个可以拉长一点,后面一个短一点。在乎……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像这样的朗读技巧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生:在乎
师:在乎
生:在乎
生:叨念
生:成百上千
生字词语的学习可谓是独具匠心。面的拓展与点的指导相结合。字词的出示既是如此自然又是层层递进。)
师:孩子们,你看这就是小鱼被冲上沙滩,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景。课文是这样写的(出示:夜深了,星星困的眨眼)
师:还记得吗?句子中的困是咱们第五课学过的一个生字,当时课文是这样写的:
(夜深了,星星困的眨眼。)读……
生(齐):夜深了,星星困的眨眼。
师:星星困的眨眼的“困”是什么意思?
生1:眼睛都快要睁不开的意思。
师:眼睛都快要睁不开了
生2:就是想睡觉的意思。下面那个困就是……
师:就是说星星困的眨眼的困。就是想睡觉,是吧。
生:很累,就是想睡觉了
师:是啊。孩子们,咱们一起来看看,字典中就有这样一种解释:疲乏困倦。就是你们认为累了的意思。星星困的眨眼就是指星星累的想睡觉。那么咱们再来说说本篇课文中的这句话。读:(出示: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生: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师: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这里的“困”是指这些小鱼想在浅水洼里睡觉吗?
生:不是
生1:就是它们在浅水洼里,会跳,可是跳不会大海。
师:听出来了。不管是什么办法,都没有办法使自己回到大海里去了。
生2:……打不来,这就叫做困。
师:很困了,是吧?
生:就像那个“困”,它就是被困在一个箱子里,怎么也逃不出去。
师:哎呀,你可真会想象。根据这个字型,困像里面的木头被围住了,就好像小鱼被
生:困住了。
师:被包围了。对啊,小朋友们看在字典中就有一种解释,是刚才这位小朋友说的“包围住了”。小鱼被什么包围住了?
生:水洼
师:被水洼给包围住了,没法把自己游回大海了。可是孩子们,被困的小鱼仅仅是被包围住了,那么简单吗?被困在水洼里,它们将面临怎样的危险呢?咱们不急着回答。回到课文去读读第一自然段。
课上经常希望一提出问题就能有学生举手,一有学生举手马上就请回答。结果是养了一群“听众”、“看客”。“咱们不急着回答”,一句简单的话留给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就是空间——思考的空间,是机会——展示、证明、提升自己的机会,多不简单哪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困境
师:认真读,看着书
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它们将面临哪些危险?
生1:会被干死。
生2:沙粒会把水吸干;太阳会把水蒸干。小鱼会干死的,小鱼离不开水。
师:是啊,咱们是从这句话中读出来小鱼的危险。一起来读读。
生:(齐)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小鱼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
师:谁能正确的来读一读这句话。这是一个长句子。谁能读正确这句话。
生1: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小鱼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你读的真好。“蒸”是我们刚才学过的一个生字。读
生:蒸
师:大家发现了吗?蒸下面是个什么?
生:四点底。
师:四点底。你看,一个点一个点,有四个点的水呢,怎么会干呢?
生:就是很热的意思。
师:你知道四点底跟很热有关。
生:这些四点底就是汗。
师:恩,你是这样想的,真会想象。孩子们,其实咱们的汉字在造字的时候,四点底原先是一个火,四点底就是从火演变而来的。所以看到四点底的字,它不是跟水有关,而是与火有关。可我就奇怪了,沙滩上,哪来的火?
生:就是太阳。……把纸放在太阳下面,通过放大镜,就会把纸烧掉。
师:你的科学知识真丰富。你发现了这火就是……
生:太阳
汉字最大的特色就是其构字方法的独特,其音、形、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用汉字的构字方法去识字,现在语文教学中似乎已“失传”了,而茹老师却把她传下来了,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传统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精华可为我们所用的。
师:是啊。如果我们把这个“蒸”字想象成浅水洼里的水的话,你看,在太阳底下,水洼下面就好像是一堆火在燃烧,水洼里的水一点一点的在蒸发。最后没有了水,小鱼的处境确实是——(flash演示蒸发的过程)
生:危险。
师:孩子们,不光太阳会把水蒸干,还有——
生:沙粒也会被水蒸干。
师:沙粒被水蒸干?你把这句话说正确了。沙粒会把——
生:沙粒吸干。
师:沙粒会把——
生:水吸干。
生:沙粒会被水吸干。
师:是把水吸干。沙粒也会把水吸干。为了让大家看清这一点,茹老师特地去做了一个实验。大家来看,我在一个沙坑里倒水的情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把水染成了蓝色。(实验演示)旁边都是沙子,水怎么啦?
突破了学科的界限,巧妙的将科学知识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当堂做这实验,学生会更直观的认识到沙粒把水吸干的速度快,感受到此时的小鱼正处在生死的边缘。生:水被沙子吸干了。
师:就这么一下子,水就——
生:没了。
师:是啊。因为沙子与沙子之间有很多细小的缝,这些缝就像无数根吸管一样把沙坑里的水吸干。没有了水,小鱼的处境确实是危险啊。孩子们,让我们用心的来看一看这些小鱼,(擦去水洼的水)你看,沙子,细小的沙粒无情地把水一点一点的吸干。太阳出来了(画太阳),更是无情地把本来就浅的水一点一点蒸干。此时,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它好像在说什么,它们感觉会怎样?
生1:它们很痛苦,它们在哭,“谁会来救救我们?谁来救救我们吧。”
师:很痛苦是吧?好,孩子,就请你读一读这句,读出小鱼的这种危险、痛苦。
生1: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从你为它们担心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了你为它们感到难受。
“为他们担心的表情”是怎样的?我个人认为“从你皱着的眉头中,让老师老师看出了你为它们感到难受”会更好。虽然看似鸡蛋里挑骨头,但我觉得在朗读指导中表情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对与二年级的学生,怎样的表情表达怎样的情感,也应该更明确一些。
生2:小鱼也会感到很难受。
师:一样是吧。
生3:什么时候会有很多很多的水?谁能把我们放回海里呢?
师:多么渴望回到有水的地方,是吧?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3:很难受。
师:那就不能笑着说,对吧。来,就请你读一读这句话。
生3: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会干死。
师:这些小鱼都会——
生:干死。
师:听出了你们为它着急。小鱼会说什么?
生4:快来救救我吧!快来救救我吧。
师:你也为它感到——
生:担心。
师:担心,那就担心的来读读这句。用不了多久——开始
生:(齐)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孩子们,让我们回过头再去读读带有“困”的句子。
生:(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师:现在你还认为这里的“困”只是被包围住了那么简单吗?
生:不是。
师:你觉得这“困”还有怎么样的意思?
生1:就是说别人把我们抓起来一样。很难受。
师:很难受。还有很难受的意思。
生2:好像就是没有空气呼吸一样,会死一样
师:面临着生命危险。
生3:好像我们被人抓去,手被捆起来,脚被捆起来,动也不能动,吃饭也不能吃,很难受很难受。
师:也很——
生3:痛苦。
师:痛苦。难受、危险。是啊,你看在字典中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小朋友认为的陷在了艰难与痛苦里面。孩子们,咱们学汉字就应该这样,要注意它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而且要学会用字典,学会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个汉字的意思读正确,理解到位。一个“困”字,让我们读懂了小鱼的遭遇,读出了对小鱼的关爱。
师:老师为大家配上音乐,咱们一起有感情地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成百上千。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五、图片对比,感悟生命平等
师: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小鱼的遭遇,都会在乎小鱼的遭遇。从上下两组图片中,同样是被困在的浅水或是浅水洼里的海洋动物,它们的遭遇却常常不一样。你看出了什么?(出示图片)
生1:下面那一组,看起来好像是小鱼快要死掉的骨头都晒掉了。
师:上面呢?
生2:上面就是有一些人在抢救那些巨大的海洋动物和小的海洋动物。
师:那些都是巨大的海洋动物。
生:上面的那副图片中
师:那几副——
生2:上面的那几副图片中是人类爱护海洋动物,从沙滩上放生回大海里
师:救回。
生2:救回大海里。下面的几副图片中,是没有人来解救它们。
师:是啊。孩子们,人们往往这样,对一些少见的现象或者对一些珍贵的稀有动物就自然而然地特别会去在乎。但是,对一些普通的事物,就像这些小鱼往往不太在乎,或者注意到了也不在乎。正如课文中的叔叔问男孩那样,读――
生:(齐)浅水洼里有成百上千跳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
师:“当男孩头也不抬的回答我知道”的时候,叔叔又问——
生: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
师:谁在乎呢?
生:谁在乎呢?
师:是啊,这些小鱼有谁在乎呢?男孩的行动又有哪些让我们感动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这些咱们下节课再学。
茹老师对“困”字的层层深入,将“困”字的三个意思都简单而清楚让学生体会到了,这样的教学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常常运用,但她的教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感觉,新就新在将低段刚学的工具----字典巧妙地与课文教学结合起来,既巩固了字典的运用,体现它的用途,又很好地理解课文,真是一举多得。
[size=4]六、写字教学[/size]
今天,咱们在第一自然段中学会了这样两个生字读-
生:至 死
师:都读对了。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你选择一个来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生:那天好象要塌下来了一样。
师:大家都听出来了。你记的是“死”。他把上面一横想象成是天塌下来了。你是怎么记住它,咱们可以怎么记住它?(指“至”)
生:我可以先记住到,到减去立刀边就是至。
师:用减一减的方法,多好的办法。来到的到,去掉一个立刀旁就是至。咱们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字。
生:至 死
师:第一自然段中还有两个生字要求会写。
生:久 粒
师:这是咱们以前就认识的,今天要会写的。在写字之前,咱们首先要提醒自己注意的是写字的姿势。首先请小朋友来检查茹老师写字的姿势。看来茹老师只有站着写啦。至和死,两个都是什么结构?
生:上下结构。
师(范写):大家注意那笔的姿势,注意不要拿到太下面去。看这部分正好是在上半格。“土”正好是在下半格。要注意的是最后一笔,稍微长一点。写好了,咱们跟书上的字比一比,看看有什么缺点。好,每一个字就这样认认真真写两遍。在写之前,老师先问一下,哪些人带橡皮了?把橡皮藏起来,今天我们都不用橡皮,老师要大家写两遍的意思就是说写完第一遍,如果觉得它不好,没关系,你在写第二遍的时候写好了就行了。不要用橡皮去擦。先检查自己写字的姿势。等下没有擦橡皮,并且能够一个比一个写的好的咱们把它放到展示台上给大家看。就写这四个字。“久”“至”“死”“粒”就这四个字。
写完第一遍,你别忙着写第二遍,先看看自己这个字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哇你的字真漂亮。
师(展示):看,这个小朋友的字真漂亮。她叫舒泓舞。这名字真有特色。
师(展示):又快又好。咱们来看看李盼盼小朋友的字,大家有没有发现了什么错误吗?
生:点
师:少了点,以后要写正确了。可是他的字特别有笔锋,很有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是丁钱彬
生:佳
师:哦还有佳,是四个字,丁钱彬佳。其实没放大的时候挺漂亮的。放大了字稍微有点变了。自己看看,这是郑杰凯。这是艾奇。
生:哇……
师:哇,说明他写的真不错。好,基本都写好了吧。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把东西都整理好,不要忘记什么东西,别落在这。小朋友再见。
生:老师再见。
写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要环节及时反馈,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用“检查一下老师的姿势”“把橡皮藏起来”等富有童趣的话语,学生写字时便自然将姿势摆正,将字写正确。无需刻意要求。有教无痕。高!
课后反思
我觉的茹老师能上出这清新自然的课,不单是因为她是一朵清新的茉莉花,更重要的是她一朵用心的茉莉花。
一、设计中见匠心
1、“困”字教学一举多得。
茹老师抓住“困”字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通过学生想像、说意思,引导学生查字典,明确了“困”字的第一种解释。再引导学生对比想像,引出了“困”字的第二种解释。最后在学生的朗读中,感悟出“困”字的第三种意思。茹老师对“困”字的层层深入,将“困”字的三个意思都简单而清楚让学生体会到了,这样的教学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常常运用,但她的教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感觉,新就新在将低段刚学的工具----字典巧妙地与课文教学结合起来,既巩固了字典的运用,体现它的用途,又很好地理解课文,真是一举多得。
2、“蒸”字教学精巧绝妙
教学时学生联系上下文,对“蒸”字的含义做了初步推测。而茹老师则从汉字的变迁过程,来让学生知道它丰富的内涵。不但让学生理解了“蒸”字四点底与火有关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了被困小鱼的危险,更引导学生明确了理解字词的意思
汉字最大的特色就是其构字方法的独特,音、形、意之间紧密联系。用汉字的构字方法去识字,现在语文教学中似乎已不多见了,认为那是“老土”。而从本课“蒸”字的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传统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精华可为我们所用的。
二、教学中见耐心
“有进步就是好的”这是茹老师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很简单,当今的所有老师已都会说,我也会而且经常说。但扪心自问你我的内心是否真是这么想的?认真反思你我的课堂是否真是这么简单的?课上课下我们是否真的给予他们进步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茹老师给了,所以孩子真的进步了。课上茹老师对“的”“乎”等字不厌其烦的纠正,弃而不舍的引导足见她耐力深厚。
“咱们不急着回答” 也是茹老师对学生说的,朴实无华但也足见她的耐力。在我们的课上经常希望一提出问题就能有学生举手,一有学生举手马上就请回答。结果是养了一群“听众”、“看客”。“咱们不急着回答”,一句简单的话留给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就是空间——思考的空间,是机会——展示、证明、提升自己的机会。这种“耐力”虽蕴藏在一句简单的话中,却需要一个“有进步就是好的”心态,不简单。
以上内容来自《浅水洼里的小鱼》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