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 鼎湖山听泉
【预习反馈】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依偎( ) 一泓池水( ) 童稚( )
翩飞( ) 了无杂尘( ) 楹联( )
二.读懂文章的思路很重要,写景的文章可以抓住作者的观察点的变化,来揣磨作者的思路。读了本文后,你读出了作者行文的思路吗?请你完成下列空格。(友情提醒:抓住作者游山的踪迹哟!)
作者的游山踪迹:岸边→ 山中→ → (半山)。这样移步换景,逐渐地把山泉的形态和精神描摹出来了。为了整合材料和体现出观赏景物的背景,还简略地交代了时间的变化: → → 。我们不妨把游踪(空间变化)看做纬线,把时间推移看做经线,这两者交织在一起,成为纵横交叉式结构。
三.选词填空。
1.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 (A迎 B扑 C拂)面而来。
2.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 (A绕 B趴 C偎)我膝下的爱女。
3.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 (A涌 B掀 C推)去。
4.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云寺。寺院依山而造, (A藏 B嵌 C耸)于千峰碧翠之中。
5.有时,泉水在树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 (A潭 B片 C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四.链接阅读,回答问题。
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鼎湖山地处北纬20度 10分,靠近北回归线。在地球上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雨量稀少,沙漠连片,惟独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南亚一些地区,因受到夏季海洋风影响,雨量丰富,植物繁茂。鼎湖山处在东南亚季风区内,离海又近,能接受充沛的水汽,故山地林木葱茏,生长着众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保存了一个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根据调查统计,鼎湖山面积达17000亩,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其中原始林有2000亩以上,境内有高等植物2000种,结构复杂,层次分明,林中还生活着数以百计的飞禽走兽和爬行动物种类,构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其中有不少稀有珍贵树种,如:苏铁、格木等,还有鼎湖山特有树种鼎湖钩樟、鼎湖冬青等。它处于南亚热带,属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是世界上少有的特殊森林类型,受到中外科学家的重视。
1956年鼎湖山建立了国家自然保护区,1979年被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组织接纳为自然保护网中的一员,在此设立定位研究站,在世界17个热带生态系统研究站中,是处在最北沿的一个,具有很大的科学研究意义。(选自《中华揽胜》)
1.这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与课文有什么区别?
2.鼎湖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原因有哪些?
五.阅读本文时,你遇到了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吗?把它们写下来,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
【课堂练习】
一.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引我暇想 顿生雀跃 寻声而去 盘旋曲折 伸手欲缆
清澈透明 山鸣谷应 小心翼翼 炯然相异 新陈代谢
二.下列各句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景色的赞美上,而是归结到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开头一段却首先写山中蒙蒙的细雨和雾气,这是因为雨和雾遮挡了视线,“眼不见,耳则愈灵”,突出了本文“听泉”的特点。
C.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但文中却用大量的文字写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这是因为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都和佛教有关,这样写更能衬托出鼎湖山环境的清静,突出“听泉”的特点。
D.课文写景之中注意显示自己感情嬗变的历程:有些怅然——萌生爱意——“顿生雀跃之心”——听中悟理——美好祝愿。
三.仿照下面的例句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例句: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仿写: , 。
四.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1.为什么说“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2.“这万般泉声”中的“这”指代哪些声音?
3.深夜听泉,作者为什么感觉“别有一番滋味”?
4.“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这句话写得好吗?为什么?
【课后测评】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肇庆( ) 泠泠( ) 淙淙( ) 一脉( )
怅惘( ) 汩汩( ) 古刹( ) 繁衍( )
二.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
B.原来,这是200多年前,引自锡兰国(今名斯里兰卡)的两棵菩提树。
C.寺内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100升,颇为引人注目。
D.当地的同志告诉我,鼎湖山的森林,虽经历代变迁而未遭大的破坏,还有赖于庆云寺的保护。
三.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资金匮乏,二是人才紧缺,三是基础设施落后。
B.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几十年来,吴仁宝凭借华西村这个舞台,导演了一出出共同富裕的连台好戏。。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使用武力。
四.古往今来,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们几乎都曾借雨来抒发过自己的欣喜与哀愁。请从“欣喜”与“哀愁”两个角度去默写描写雨的一些句子。(至少各一句)
一 鼎湖山听泉
预习反馈 一. Wēi hóng zhì piān liǎo yíng 二.岸边一寒翠桥~山中一补山亭一庆云寺(半山) 时间的变化:黄昏一晚饭后一夜间 三. 1.B扑 2.A绕3.C推4.B嵌5.C泓 四. 1.课文是散文,多用描写;选文是说明文,为说明。2.山地林木葱茏,生长着众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保存了一个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因此,鼎湖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五.略
课堂练习 一.错别字:暇 寻 缆 炯 改正字: 遐 循 揽 迥二.D 三.我愿是一片青翠的树叶,为春天点缀一丝新绿。(答案不是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四.1.因为它能孕育生机,滋润万木。可结合文章具体语句来谈。 2.这声音包括草丛中淌过的小溪、石缝间漏下的滴泉、万道细流汇于空谷、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等发出的声音。3.因为此刻听泉“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而且还能听出“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生长、繁衍死亡”等。4.写得好。作者采用了比喻与排比相结合的修辞手法,既借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泉鸣的种种层次及声响的特点,又用排比句增强了句式的气势,写出了泉声的层次感。
课后测评 一.1. zhào líng cóng mài chàng gǔ chà yǎn 二.C(“千人锅”是一个特别的称谓,应该加引号)三.D 四.欣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贵如油。哀愁:秋风秋雨愁煞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