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五分钟连成金项链
小学语文新《大纲》对各年级的阅读量作了明确规定:“每学年低年级背诵30篇以上优秀诗文。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每学年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50万字。”究竟如何落实新大纲的精神,指导学生完成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但几年来,我始终没有找到省时高效的好办法。
在一节语文课前,我走进二年级三班教室。只见一个女学生站起来用清脆的声音朗朗念道:“七步诗”——全班孩子便齐声背诵道:“《七步诗》,煮豆然豆萁,露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接下来,孩子们又背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十几首诗。环顾教室四周,孩子们一个个晃着小脑袋,背得滚瓜烂熟。稍微休息了一下,那位女同学又站起来起了个头:“莎士比亚说”——孩子们便齐声背诵道:
“莎士比亚说:知识是到达天堂的翅膀。”接下来孩子们又背了周恩来、萨迪、屠格涅夫、藏克家等十位名人的名言,他们同样背得那样整齐、津津有味,那样神采飞扬。有的孩子还回头看看我,露出些许得意之色。我报以赞许的微笑。
这位老师哪来时间教会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这么多优秀诗文和名言?课后,我带着这疑问立即去讨教。原来,每学期开学前,这位教师都精心为学生挑选古诗三四十首,名言三十余条,每天利用课前的三至五分钟,教孩子们背一首古诗或一条名言。日积月累,孩子们轻轻松松就背熟了不少。上课前,只要学习委员起个头,学生们就背诵巩固。每天用的时间并不多,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但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完成了课外阅读量。他们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坚持到现在,不过半年多时间,孩子们就已经会背古诗68首、名言48条、文章精彩片段十来段。兴之所致,暑假期间。大部分孩子自觉背会古诗10首以上。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照这样计算,加上教材中的古诗,这些孩子用不了三年。大部分都可以熟背古诗三百首,甚至更多。还有名言和文章精彩片段。我还发现这班的孩子们不仅学古诗、背古诗的兴趣很浓,而且还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古诗。如看图说话时,孩子们看见一幅春景图中,小溪里有几只鸭子在游戏时,就能脱口而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语文教学中“背诵——感悟——运用”的良性循环已初露端倪。
“腹有文章语自华”。我钦佩这位老师的用心良苦,每天短短五分钟,被她连成了一条坠满优美语言的“金项链”,在孩子们身上熠熠生辉。看来,即使是极短的时间,如果能充分地加以利用,就能城少成多,连珠成串,获得一些成就。我们一味强调没有时间,现在看来其实是惰性的一种借口和托词罢了。正如孩子们背诵的鲁迅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科学而又合理地利用时间,枯燥的记忆成了诵读、运用的乐趣,为后继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这节课确实使我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