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作背景
课后练习
2025-02-03
本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在厦门。鲁迅曾屡屡谈及创作本文时“所处的社会状态”。在《故事新编·序言》中说,写作《朝花夕拾》是“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的时候”。
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还说:“后五篇(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等)却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已经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寄一丝安慰,排解一些苦闷;“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与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与芜杂的文章”。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著文即以“朝花”的艳丽与单纯,来安慰“夕拾”(即现时,此时)“离奇与芜杂”的思绪。
点击显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作背景】相关文章
鲁本的秘密习题设计
《古诗两首》作者简介
卢沟桥烽火补充习题答案
《傅雷家书两则》强化练习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观巴黎油画记》课件.ppt
四川成都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含会考试卷)
《旅鼠之迷》学法指导
《短文两篇》同步达纲练习
《我的第一本书》写作特点
2008年全国中考作文试题精选汇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44461/
上一篇: 趣为前提 读为主线 层层推进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