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设计 用唐诗解读《岳阳楼记》

用唐诗解读《岳阳楼记》

教学设计   2024-11-30

笔者在教《岳阳楼记》时,从唐诗中选取了五首关于岳阳洞庭古诗印发给学生。五首古诗写景状物,让学生体味《岳阳楼记》中“岳阳楼大观”之“前人之述”。关于古诗中对于岳阳洞庭“气象万千”的壮美之句,与文中所述相合之处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因为我将重点让学生体味出这五首诗的四个作者,谁具有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超逸的情怀。

首先此篇的主题定格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儒家思想充分的体现。《孟子-梁惠王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显然老范的思想从此演绎而来。特别是文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种思想则高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现出范仲淹无论穷达都要对人生积极的追求,永不放弃的大济苍生思想。所以才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凡脱俗情操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此诗孟浩然所写,诗中关于作者积极入世的思想不难看出范仲淹与此相同,但是此诗主要还是表达了作者求官不得的失意的情怀。所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一句流露出孟浩然“以己悲”的心情。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表达了作者遇赦的喜悦之情。

他在另一首诗中写到: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原来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湘中。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综合以上两首诗,李白个性是“得即高歌失即休”,典型的“以物喜、以己悲”的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此诗写于作者被贬谪途中,将波澜壮阔的洞庭湖光山色描绘成小巧玲珑工艺品,令人惊叹妙绝。作者虽遭贬谪但诗写得充满浪漫奇思,没有豁达的胸怀,作者所状之景是不会有如此的恬静,如此之美。很显然此诗说明刘禹锡是一个“不以己悲”豁达之人,但是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乐之中,那他就是“以物喜”之人。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面对自己如此的境遇,作者没有悲伤,但是当想到“戎马关山北”时,“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虽然已经达到孤寂多病难以为生的地步,但痴心不改关心天下大事的情操。当然杜甫这种“位卑未敢忘国忧”的思想根源,来自于他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家庭影响。这种穷达都兼济天下的思想,范仲淹正与之相同。

杜甫在世名不见经传,中唐时期对杜诗的肯定逐渐多了起来,杜甫是古今诗人中儒家精神的最充分、最典型的体现者。在中国历史上杜诗影响最大的当属宋朝时期,因为宋人比唐人重文化的同时,更重人格修养。宋人理学是对儒家文化的深化以及全面复兴,而此时代的范仲淹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价值取向,与杜甫相和恰在情理之中。

将以上五首诗印发给了学生,笔者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体味感悟,因此学生对《岳阳楼记》这一不朽的篇章感悟得更加深刻,乃至学此篇后人生的态度也有了一个质飞跃。学生学此篇后的随笔在此就不一一展示了,不信——你也试一试!

点击显示
【用唐诗解读《岳阳楼记》】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44921/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