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的出走,这件事是妈妈讲给我听的。②上小学以前”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五岁的出走
①这件事是妈妈讲给我听的。
②上小学以前,我一直被寄养在外婆家。
③五岁那一年,有一次,亲戚给外婆家送来许多螃蟹。贪嘴的我从螃蟹一下锅就坐在饭桌旁,一直吃到所有人都离开饭桌了还意犹未尽。舅舅开我的玩笑说:“行呀,你这陪客的工夫挺到家的嘛!”客人们一下子哄笑起来。连外婆也跟着笑。没有人注意到我小小的自尊心已膨胀成一个大气球,在他们的笑声中濒临爆裂。爆裂的结果是,我义无反顾地下定决心从外婆家出走,生平第一次只身踏上了回家的路。
④从外婆家到我家大约有十四五里的样子,一半的路程要走在一条名叫龙河的小河堤上,另一半则要走在棋盘一样整齐排列的对虾塘的堤坝上。总之,沿途处处都是水,充满了诱惑,又布满了危险。
⑤那时三伏刚过,午后的太阳把河堤上的土烤得冒起了烟,龙河里的水清洌得诱人,一群孩子正在水里嬉戏打闹。看到他们,我走不动了。外婆平日里绝对不允许我下水的,可是今天……
⑥我在水里尽情地疯了一两个小时才上岸赶路。经过虾塘的时候,免不了又和钓鱼摸虾的孩子们玩上一会儿,和路边的蝴蝶蜜蜂逗上一阵子。直到天快黑了,我才进了家。
⑦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成功地回家,妈妈明显地有点惊喜,赶紧问我外婆知不知道我回家的事,我含含糊糊地说声知道,就饿虎扑食般扑向了饭桌。
⑧外婆把镇上的几条街喊遍了,仍不见我的踪影,一家人立即陷入了恐慌。外婆瘫倒在地上,站不起来,哆哆嗦嗦地命令舅舅和邻家的几个小伙子带上网沿龙河去打捞,命令二姨到六里之外爸爸教书的学校里找他,命令三姨飞跑到我家看看我有没有回家。
⑨“那时候哪里有电话呀,就是自行车全镇也才有两三辆。”妈妈说。
⑩舅舅和那帮小伙子到了龙河边,也不知怎么那么巧,头一网下去真的就捞上来一个小孩。我十七岁的舅舅吓得一头栽到水里,怎么也爬不上来。邻居一看不是我,赶紧一边掐舅舅的人中,一边找了一口大锅让那小孩伏在上面控水抢救。
1.“我”五岁出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写从外婆家到“我”家路上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姨看见“我”在家安然无恙,本应该感到非常高兴,为什么“哇的一声哭起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分析本文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文章对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答案 1.有一次“我”在外婆家吃螃蟹时,舅舅开“我”的玩笑,引起客人们和外婆的哄笑,使我的自尊心膨胀、爆裂。
2.这段描写说明沿路处处是水,充满诱惑和危险,为后文“我”出走后全家人的恐慌、寻找作铺垫。
3.“哇的一声哭起来”,是一种紧张、恐慌之后的感情释放。
4.这段文字看似多余,实际上是对亲情描写的进一步深化。爸爸因为长期不在家,也不能尽到父亲的抚养职责,“我”出走这件事,对爸爸震动很大,他利用在家仅有的一点时间,陪伴在“我们”身旁,既是对子女的一种深爱,又是对自己“失职”的一种弥补。
5.由于五岁的“我”的出走,引起了外婆、舅舅、二姨、三姨、爸爸等一大批亲人的恐慌,表现了亲人对“我”的极度关心和爱,表现了一种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同时,也使“我”变得懂事了。
6.示例:亲情是永恒的。作为子女,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干什么事情,都首先要考虑父母和亲人的感受,牢记父母和亲人对我们的一片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