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教学
教案设计
2025-02-11
夏永
○目标要求
1.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概况。
2.掌握古代诗歌的内容并了解诗歌的语言特色、艺术特色。
3.根据本单元所学的诗歌知识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4.在背诵诗歌的基础上,扩展阅读量,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提高文学修养。
○知识结构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古体诗。古体诗的分类如下:
四言古诗最早:《诗经》—现实主义文风的源头
最早:《离骚》—浪漫主义文风的源头
古体诗杂言诗在两汉民谣的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七言诗最早:曹丕《燕歌行》
标题上有的加“歌”、“行”、“歌行”。
乐府诗
“引”“曲”“吟”等名称
○命题方向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习题。(1998年高考题)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对这首诗中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写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C、“闲居”句中的“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解此题,须把握全诗,抓住主旨。诗以“幽”字为眼,以“隐居”为主题,首联写的是李凝幽居周转的环境,一条条草遮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近旁也无人居住。淡淡的两笔,“幽”字毕现,而C项对此句的解释不准,因“少”有表示数量少、年龄小的义项,而把“少(shão)邻并”,误读为“少(shào)邻并”,所以答案为C。
点击显示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教学】相关文章
《五彩池》练习设计之一
《给女儿的信》导学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教案3
《凡卡》(A、B案)
教科版《iuü》教学设计
对漫画作文的思考
宇宙生命之谜
张中行:什么是作文
《窗前的气球》教学实录
第23课《毛泽东词二首》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49007/
上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精品学案
下一篇: 给予树-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