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学法建议
课后练习
2025-02-15
学习本课过程可分为了解背景──疏通文义──梳理分类──反复诵读四个步骤。
首先要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战争的背景。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内。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齐是强国,鲁是弱国。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当时,没有常备军,有了战争,由国君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刿说的“民弗从也”就是指这种征集工作而言的。当时的作战方式是车战,“公与之乘”“登轼而望之”“视其辙乱”等都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这种战争一般持续的时间不长。了解了背景,有助于正确理解课文。
在此基础上,进入疏通文意阶段。先秦语言比较简朴,凡不言而喻的意思往往略去。要善于根据上下文来推断一句话的完整意思。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中“再而衰,三而竭”因上句“一鼓作气”而省略“击鼓、士气”等词,根据上下文可知“再而衰,三而竭”。是“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这样语句意思豁然贯通。学习时,应瞻前顾后。
在疏通文义的过程中要边理解边整理,要借助文底注释和工具书,把词语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间、牺牲、加、狱、情”等词使用的都是古义,可归为一类;“鼓、福、伏”等词属词类活用,可归为一类;“鼓、败绩、驰、辙、轼”等都与战争(车战)有关,也可归为一类。动手整理,既强化了记忆,又加深了理解,更有助于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诵读是关键。可以学一段,练一段,背一段,并适时加以巩固,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作者的观点态度,达到增强语感的目的。
点击显示
【《曹刿论战》学法建议】相关文章
2012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
最后的玉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概念总复习
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土溪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二、三单元检测题
精编四年级小学生语文暑假作业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七单元(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
德国人酷爱绿色
南京市栖霞区201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52884/
上一篇: 初一上语文期中复习第三天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