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
前不久, 在我写《< 再别康桥> 新解》一文时, 触及到郁达夫的《志摩在回忆里》一文中给徐志摩的一副挽联: “ 两卷新诗廿年旧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得; 一声河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对着“ 只为佳人难再得”一语, 我犯狐疑: 难道郁、徐两人对爱情都看得很重嘛?这种疑惑心驱使我翻阅了有关郁、徐两人的文学和传记, 终于悟出把“ 佳人”两字理解为“ 理想配偶”又何尝不可。纵观徐志摩的一生, 贯穿着一种对“ 单纯信仰”的至诚追求, 这种追求与他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情爱史紧密联系; 郁达夫的一生却充满着悲剧,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时时流露着一种“ 难以名状”的忧郁、孤独感, 这种忧郁、孤独感与他曾结合过的孙荃、王映霞、何丽有这三个女性的命运也是难以割裂开来的。因而, 郁、徐两人有几处共同点: 同籍: 一为富阳县人, 一为海宁县人, 同为浙江人; 同窗: 曾为杭州府立中学同班同学; 秉性相同: 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把爱情都看得很重; 除了上述的共同点外, 他俩又有着文风的相似: 一个是一腔贞心, 一生悲剧, 文章情深意浓, 余味悠长; 一个是追求真诚, 一生是生命的信仰者, 文章风神摇曳, 清丽飘逸的文字下流淌着深沉的情感。恰合的是: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现今都编入了普高、职高的教科书。基于上述诸原因, 在我写完《< 再别康桥> 新解》后, 便随之产生了写一篇《对< 故都的秋> 的一点探索》作为它的姊妹篇的念头。不烦赘述, 以作为我写作本文的起因罢。
阅读《故都的秋》, 恐怕不能以“ 吟唱”之类词语表达读者的感受, 因为整篇文章被笼罩在“ 清”、“ 静”、“ 悲凉”的北方秋的特点的氛围中。那“ 陶然亭的芦花”, 白絮随秋风而飘落; 那“ 钓鱼台的柳影”, 半黄欲落的柳叶在凄风中萧索; 那“ 西山的虫唱”, 在西坠的夕阳中呻吟; 那“ 玉泉的夜月”, 在山边的夜幕中孤独地悬吊; 那“ 潭柘寺的钟声”, 在西山腰稀疏的苦柘树间悠悠地传出, 给人带来的不是“ 清”、“ 静”、“ 悲凉”背后的忧郁和孤独感又是什么? “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 或在破壁腰中,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读到这几句, 一个欲有大作为却处于穷途末路的知识分子形象映入我们的眼帘, 其孤苦的心境似已写绝。但郁达夫心中的苦涩却还没写完, 他进而写道“ 说到牵牛花, 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 紫黑色次之, 淡红者最次。最好, 还要在牵牛花底, 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使作陪衬。”按牵牛花的花色而言, 应为紫黑色、淡红色为稀且贵, 郁达夫却说以蓝、白色为佳, 何哉?因蓝白色为不祥之色, 正好与他自己当时的心境相符, 故推崇之。他认为紫黑色颜色太浓却不失浓重, 因而“ 次之”, 淡红色颜色太艳且轻浮, 故“ 最下”。这两种颜色都与他的忧郁、孤独感不和谐, 因而却之。但各种颜色的牵牛花兼而有之, 那只好“ 叫长着几根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使作他忧郁、孤独心境的陪衬了。
接着, 作者又以一系列的陪衬物来衬托自己忧郁、孤独、冷落的心情: 北国的槐树落蕊已碾作尘, 是够冷落的了,但还不够映衬自己的心境, 再由“ 扫街的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来“ 细腻”地扫现出自己内心的落寞。又通过对古人所说的“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一言作遥想, 把这种深沉情思再作深入的挖掘。秋蝉衰弱的残声、“ 息列索落”的雨声、“ 缓慢悠闲”的人声, 无不继续衬托着游子的孤独心情。用“ 唉, 天可真凉了—— —”这一声闲人的长叹, 借以抒发自己苦闷郁结的心情。写北方的果树, 作家把成熟呈红的枣子一笔带过, 着重显示它的“ 淡绿微黄的颜色”。力崇北方那尘沙灰土的世界, “ 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 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 才称得上北国的清秋佳日, 是一年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所有这一切描写证明: 文中的景物由于作者心底的忧郁、孤独、冷落的阴影而带上了悲凉的色彩, 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姿态与意境都是作家情感过滤后的结晶体; 这也是作家在文章中没有选取热烈的香山红叶, 更没有选取游人如织的颐和园的根本原因。
该是对自己的忧郁、孤独感做一下质的总结了, 作家通过中国的文人学士与外国人对秋的感受作对比, 得出了中国文人对秋的感受尤深, 因而有“ 秋士”一说的结论; 并以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东坡的《赤壁赋》作为秋士发秋声的范例, 隐现出自己忧郁、孤独、冷落感的郁结所在。
写到这里, 作家还没搁笔, 而是以一系列南国名胜的秋景与同文第三段所写的一系列北国名胜的秋景作对比, 用比喻句得出结论: “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黄酒与白干比, 黄酒虽醇浓馥郁, 哪有白干的清冽、威狂; 稀饭与馍馍比, 稀饭虽爽口, 哪有馍馍的香甜; 鲈鱼虽然肥嫩鲜美, 何能有大蟹的酥脆、芬齿? 黄犬虽然忠实勤勇, 焉及骆驼之大度宽容? 经此一比, 北国之秋的无比魅力尽在不言之中。至此, 文章感情得以升华, 终于水到渠成地导出了充满忧郁感的包含全文主旨的结句: “ 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读完全文, 关键的症结出现了: 作家为什么要抑南国之秋而扬北国之秋呢? 又为何把北国之秋推崇到高于自己寿命的程度? 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揭示《故都的秋》的真谛。且让本人下述郁达夫忧郁、孤独感之来由, 以作为解决上述两问题的钥匙。
说到《故都的秋》中主人公忧郁、孤独感的来由, 一些专家往往以“ 难以名状”四字搪塞之。我认为这来由大致由郁达夫的家庭背景、求学之路、事业挫折、婚姻纠葛及社会环境原因使然, 下面我就郁达夫在写作《故都的秋》中忧郁、孤独感的由来作以简述。
1896 年12 月7 日, 郁达夫生于浙江省富阳县城内满舟弄, 取名文, 幼名荫生, 字达夫。
郁达夫的童年很是寂寞, 两位兄长, 因为年纪与他差得太远, 早就上离家很远的私塾去念书了, 所以没有一道玩的可能。自父死后, 母亲要身兼父职, 达夫只得自家一个穿过小弄走向富春江畔傻坐, “ 在太阳里张着眼望江中间来往的帆樯。”(郁达夫《悲剧的出生》)。
郁达夫一生性情孤僻, 气质颓唐, 与不幸的童年际遇有着内在的关联。
1913 年9 月, 郁达夫由长兄带离富阳, 东渡日本。第二年7 月, 19 岁的郁达夫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 为官费生。1916 年, 21 岁的郁达夫改读法政学部政治科。在这一段留学期间, 郁达夫广泛接触西方文学, 读小说达上千部, 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19 年7 月, 郁达夫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科, 1922 年毕业回国。
在这里需指出的是: 1914 年7 月, 郁曼陀在日本考察完毕, 偕夫人陈碧琴回国, 郁达夫“ 从此野马缰驰, 风筝断线,一生潦倒漂浮, 变成了一只没有柁楫的孤舟。”这当然是青年郁达夫异客日本的心情, 但纵观郁达夫走过的艰难求学之曲折路程, 学子的贞心和弱国子民世纪末的感伤历历在目, 怪不得那Sentimental(多愁善感)一词, 在郁达夫嘴上、心里和作品中挂了一辈子。
1919 年, 郁达夫为创办《创造社》发起人之一。1921 年编《创造》季刊。1930 年,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 郁达夫列为发起人。1932 年, 被推选为中国著作家抗日会编委和国际宣传委员会成员。在编辑各种进步刊物期间, 郁达夫往往丢开有正常收入的大学教授生活不过来编辑进步刊物。即使这样, 郁达夫在文学事业上也屡遭厄运。最惨烈的一次是: 1933 年, 只因为他说了句“ 我不是一个战士, 我只是一个作家”的话, 被“ 左联”除名。同年4 月, 只得举家迁杭州“ 风雨茅庐”过隐居生活, 写些游记, 思想一度消沉。1934 年7 月, 郁达夫接受郑振铎聘为暨南大学文学院日本史教授,因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部长以“ 生活浪漫, 不足为人师”而未获核准。再看周围的一些昔日同仁, 有的高升, 有的隐退, 有的惨遭不测, (如《创造社》创始人之一张资平沦为写三角恋角的专家; 徐志摩于31 年惨遭空难。)怀有一颗对祖国贞心的郁达夫, 面临文学道上的种种挫折, 其内心怎不充满忧郁和孤独之感?
郁达夫一生的婚姻生活显得曲折离奇, 充满纠葛。1920年7 月, 25 岁的郁达夫与“ 能诗善文”的“ 乡间少有的才女”孙荃结婚, 生有两男两女, 其中一子龙儿早夭。王映霞是郁达夫的第二个夫人, 杭州人。1926 年毕业于浙江省自立女子师范学校, 毕业后即到温州市第十中学附属小学教书, 正遇孙传芳等军阀在浙江混战, 因而投靠其祖父王二南的朋友孙百刚。随孙百刚夫妇避难上海, 与当时在上海的郁达夫认识, 时轮已转到1927 年。郁达夫遂倾慕于王的才貌, 在给她的求爱信中说: “ 我和我女人的订婚, 是完全由父母做主, 在我三岁的时候定下的。后来我长大了, 有了知识, 觉得两个人中间, 终不能发生出爱情来, 所以几次想离婚, 几次受到家庭的责备, 结果我的对抗方法, 就只是长年避居在日本,无论如何, 总不愿意回国。”向王映霞表达了一个受到封建礼教戕害的追求婚姻自由的青年的衷肠。1928 年1 月, 郁王结婚。孙荃这位小脚旧式女人, 只得在富阳念佛吃素, 为郁家抚养子女, 过着凄苦的守寡生活, 于1978 年去世, 终于走完了长达83 岁的人生。
郁王结合后, 相安生活了七、八年, 生了5 个孩子, 其中第三个男孩早夭。他俩唯一的女儿由于郁达夫厌恶而遭遗弃。为使一家安顿下来, 郁王在杭州建造“ 风雨茅庐”。住宅造成了, 却欠下了一笔债。郁达夫只得南下, 辗转至南洋, 后定居苏门答腊。与王映霞分离后, 再娶华侨何丽有, 生一子一男。为掩护胡愈之等抗日志士, 郁达夫于1945 年8 月被日本宪兵勒死, 是为后话。
纵观郁达夫于1934 年7 月写作《故都的秋》前的家庭生活, 一个摇笔竿的人, 要维持十来个人口的杭州和富阳两个家庭, 实在困难。在那黑暗的年代, 漂泊天涯、欲以酬志的郁达夫连一张安静的书桌也放不下, 更何况有建立美满家庭的可能呢? 给他带来的不是无尽的孤独和惆怅又是什么?
1929 年, 日本侵略者发动“ 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 1932 年, 又发动“ 一·二八”事变, 把战火燃到关内。1931年7 月23 日, 蒋介石提出“ 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就在郁达夫写《故散的秋》的同年, 蒋介石在加强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 围剿”的同时, 在国统区实行了大规模的文化“ 围剿”, 对人民实行封建法西斯统治, 发起了所谓的“ 新生活”运动, 把“ 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具体化。面对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之“ 秋色”, 爱国志士郁达夫怎不忧心忡忡?
综上可见,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流露的忧郁、孤独感, 除不幸的童年际遇使他形成性情的孤僻外,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形成他这种情感的又一大原因; 换句话说, 他的忧郁、孤独之感来自对处于苦难之中的家国的忧虑。
是该归结《故都的秋》一文的两个关键问题的时候了。郁达夫之所以说南国之秋“ 色彩不浓, 回味不永”, 是“ 淡”的, 那是他对童年凄苦生活的感受, 是他对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评价, 是他对当时国民党腐败政策的愤慨。正像他写于辛亥革命刚胜利的《大风圈外》一文中所说的: “ 所以在二十几年前头, 即使大地主和军阀的掠夺, 还没有像现在那么的厉害, 中国农村子是实在早已濒于破产的绝境了, 更那里还经得起廿年的内乱, 廿年的外患, 与廿年的剥削呢?”
北国之秋虽然“ 清”、“ 静”、“ 悲凉”, 那也是作家忧国忧家的心理写照。“ 于无声中听风雷”, 古老的中国有着千千万万个“ 秋士”, 他们胸怀壮烈, 忠勇威猛, 一腔热血, 忍辱负重。今日的祖国虽然显得步履维艰, 显得几分秋黄, 但是已有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迹象。冬天近了, 春天还会遥远吗?
《故都的秋》的结句, 作家用忧郁的笔触袒露了他的赤诚, 其含义为: 祖国啊祖国, 你原本是这么的美丽; 我要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你的尊严, 换取你的完整统一, 换取你繁荣富强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