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课文导读
课后练习
2025-04-11
《桃花心木》是台湾当代作家林清玄的追忆名篇,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与古时关于“能够适应树木的天性使它的本性发展”“移植时像爱护婴孩一样小心,移完后又像扔掉一样不去管它”的种树之道相似,但作者不仅仅限于写种树,而是借种树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内容含蓄,寓意深刻。学习本文可试着分三步进行理解。
一、感知作者见解
文章先交代作者乡下老房屋的空地被人租种桃花心木,树木尚小;然后写种树人育苗没有规律让我感到奇怪,引出了种树人的一番感慨;最后作者由桃花心木的生长联想到人的生存,悟出了育人的道理。文章条理清楚,说理透彻明了。
二、感悟种树之道
文章交代种树人给树木浇水“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对于种树人的育苗方式作者不仅仅是奇怪,甚至“以为他太懒”。而种树人的一番话让作者顿开茅塞,原来他这样做是为树木今后的成长着想,“老天下雨是并不准的”,“树木要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种树人的做法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中有数;似乎是懒懒散散,实则从从容容。
三、体会育人道理
育人如种树。“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力,努力成长。”在无法预料的自然环境中,桃花心木的生长靠的是在不确定中地找水源,拼命扎根。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现实生活中,唯有独立自主、不依靠他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作者由桃花心木的生长联想到人的生存,联想到生命法则,其含义是极值得回味的。
点击显示
【《桃花心木》课文导读】相关文章
16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暑假作业题
浅谈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构思
小兵张嘎的主要内容
河间二中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三单元B卷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卷(十)
抚顺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复习资料,
辽阳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55768/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