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黄生借书说》内容整理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5-02-25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武汉 | 西安 | 重庆 | 成都 | 长沙 | 长春 | 哈尔 | 杭州 | 合肥 |
苏州 | 太原 | 天津 | 徐州 | 厦门 | 郑州 | 宁波 | 青岛 | 南京 | 兰州 | 昆明 | 济南 |
深圳 | 沈阳 | 鞍山 | 大连 | 福州 | 佛山 | 贵阳 | 黄石 | 荆州 | 吉林 | 内蒙 | 洛阳 |
宜昌 | 湘潭 | 襄樊 | 新疆 | 无锡 | 唐山 | 镇江 | 河北 | 南通 | 株洲 | 南宁 | 南昌 |
一、文学常识
1.作者:袁枚。 袁枚,清朝诗人。中年即辞官定居江宁,在小仓山下筑随园,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所作散文感情真切,论诗主张抒写性情。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黄允修是袁枚的学生。
2.出自:《小仓山房文集》。
3.说: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文章内容
1.分段: 第一部分(第一—三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第一段:这一部分的首段,先说黄生借书,缘事而发引出下面议论。 第二段:在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后,一连用了“天子”、“富贵人家”没有几个读书者和“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三个实例加以证明,并以“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句,深化了论点,扩展了论题;再以“强假焉”和“吾所有”作对比论证,分析了“天下物皆然”的原因。 第三段: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有力的论据,现身说法,进一步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并向包括黄生在内的青年人提出希望,由此过渡到下文。 第二部分(第四—五段):向黄生提出希望,读书要专,归书要速。最后一段照应开头。
2.中心思想:本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要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愤学习。
3.写作特色: 1)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 2)由点及面,层层深入。
三、要点
1.成语:汗牛充栋(汗牛塞栋、汗牛充屋):形容藏书非常多。
2.“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写出了借书读的人既担心主人讨还,又非常珍爱借来的东西的心情。
3.几处对比:1)天子、富贵人、祖父积子孙弃者;2)借书读的人和藏书的人;3)作者小时候和做官后。
4.“其切如是”的原因是往借,不与;具体表现是“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中“是”指代的是“归而形诸梦”。
点击显示
【中考语文文言文《黄生借书说》内容整理】相关文章
初中文言文《细柳营》阅读练习(附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裴怀古传 阅读附答案
《朋党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阅读答案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史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整理总结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博学之,审问之》阅读答案
“项羽 乌江自刎”阅读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55939/
上一篇: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三峡》
下一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猜读八法之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