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重难点讲解
课后练习
2025-02-15
1、重点:
⑴ 理解海燕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了这一艺术形象,即把握了文章主题。
⑵ 象征手法的运用,“乌云”、“狂风”等的象征义的理解命题较多。“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的对比描写,运用三个场景刻画海燕这一艺术形象。在阅读时,尤其要加深体会。
⑶ 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塑造形象的作用。
总之,在把握“海燕”艺术形象时,注意分析课文结构、象征手法运用及多种修辞在增强《海燕》艺术性中的作用。本文很适合于朗读(诵),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
结尾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意蕴丰富,感情强烈,是全诗抒情的高潮所在。
“暴风雨”象征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风暴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是扫除一切障碍、使民族获得新生的契机。所以“海燕”和苦难深重的被压迫人民对革命充满了渴望。“──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预示着黑暗的沙皇统治行将崩溃,一场人民革命行将到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对时代历史剧变的敏锐的预见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这是时代的战斗的宣言,它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点击显示
【《海燕》重难点讲解】相关文章
成都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0)
二年级暑假作业语文答案
《曹刿论战》课文评点
八下语文暑期练习题(拼音)
《师说》课文分析
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175套精选汇编:中考作文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苏州园林》达标训练
2021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两汉及南北朝时期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无锡北塘区2011-2012学年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58639/
下一篇: 中考作文素材:优美语段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