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见真淳——语文课,我拿什么给学生?
在进入主题以前,让我们不妨简单地扫描一下,在所谓新课改下语文课中的一些镜头:
镜头一:教学《太阳》一课,教师以拓展、延伸课外知识的名义,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探索太阳的种种知识,其结果,语文课被并化为各科的大杂烩。
镜头二:教学《称象》一课,教师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名义,让学生空谈更多更好的“称象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名义,机械理解和复述曹冲称象的科学依据。其结果,语文课成了创新思维课,科学实践课。
镜头三:教学《赠汪伦》一课,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看课文图片说话后,让学生做分组选择性学习:喜欢表演的学生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喜欢画画的学生画一画赠别的画;喜欢音乐的学生到电脑上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镜头四:教学《黄山奇山》,在学生初读感知后,一大段一大段录像,让学生看画面,让学生配解说词……
镜头五: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教师布置学生从哪里看出周总理的艰辛,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谈感悟,表面热热闹闹,但效率低下。
……
无需我再多举这样的例子,笔者的用意,并不是说新课标的不好,而是我们在操作过程中之偏颇。新课标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如何根据的特点,根据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学习母语。课文课应有其个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课的性质,语文课中,教师们,我们是否该冷静地想一想,我该拿什么给学生呢?让学生上了语文课后留些什么呢?
俄罗斯教育科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这样谈母语:一个民族把生命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我们的母语也如此,我国的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它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源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站在文化的平台上》一文中指出:“汉语言文学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汉语是象形表意的文字,常诉诸于视觉形象,能给人以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作为学习母语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的语言发展、精神发展、一生发展打下底子。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在美美的言语、浓浓的情感、栩栩的形象三方面给学生打下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三方面是融为一体、和谐发展在母语学习之中的,为了引起重视,笔者分而述之。
繁华落尽见真淳——给美美的言语
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这就是要给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技能技巧。“语文”是什么?它在语文课程中特指的意思是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语文课程究竟干什么?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本能。重点是学习动态言语的技能技巧,而非静态的语言知识。“语文不是个万能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语文课要尽量减少非语文的环节,避免语文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尝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崔恋老师指出:“语文课程,重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言文字是其内在的载体。离开了语言文字的人文性,如舟无水,寸步难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忘了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语文课,一切都是空的。因此语文课不能忘了语言文字这个根。
请看《海底世界》(第一教时)教学简介
一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记生字。在此基础上用个性化的语言说一说“海底世界是一个( )的世界。
二是研读课文,品味语言。划一划,让学生仔细读1-2两节;把认为景色奇异的词句划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说这些方面写出了景色奇异;议议、品品、读读,
1、 “海面上波涛……依然很宁静。”谈谈自己的理解?(特别要品味“涛涛澎湃”与“宁静”和“依然”)指导美读,读出对比,读出奇异。小结:动中有静。
2、“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深水鱼在游动。”谈谈自己的理解?(特别要品“黑暗”与“光点”和“却”)指导美读,小结:暗中有光。
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营企语。”用动作演示理解“窃窃私语”,具体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指导美读,联系谈谈自己的理解?(要联系上文中的宁静,宁静但不死寂,有声更衬托出宁静)想象“吃东西、前进、遇险”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小结:静中有声。
三、背诵课文,积累语言。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第2小节。(或用看板书方法,或用抓重点的方法,或用画图方式等等)
四、运用练笔,内化语言。
1、看文中插图,各种鱼的形状多美啊,请你模仿第二小节写法(设问总起头)用上“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写一段话。
2、请你做小导游,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海底的奇异景色,用总分段式说。
从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给学生美美的言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识字,服务言语。识字是儿童运用口头言语过渡到书面言语的起始和基本环节,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开端。形、音、义结合是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各年级都不能放松识字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更是重中之重,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识字。如:编儿歌识字、猜字谜识字、搞游戏识字、设情景识字、讲故事识字、读口诀识字、抓规律识字、展形象识字、搞竞赛识字、巧开放识字等等。字义是识字的中心环节,字义教学应该注重“字不离词”的原则结合词汇进行教学;同时注重复习巩固,减少遗忘,抓好书写,力求美观。只有抓好识字教学,学生掌握言语才有一定的基础。
2、抓听说,促进言语。以听为基础,以说为中心,听说结合,促进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为了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可将听说训练与思维的速度,与记忆、理解、联想等能力结合起来。可采用读后回答、听词联想、仿句说话、对白续说、观察描述、听话辨析、选择作答、听文概括等方法。在听说中要注意学生的言语素质的提高,个性言语的体现,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品质。如:听写句子训练,每听读一遍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第一遍,听内容,句子说了什么,培养学生的语像感;第二遍,听结构,句子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培养学生的语法感;第三遍,听感情,句子的停顿和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情感。三遍听读三层要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3、抓想像,还原言语。想像就是要调动大脑中的各种记忆表象,经过整合,复原为一个完整的画面,即阅读者须有将文字复现为“图画”形象的能力。言语的发展与想像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学生的想像训练,促进儿童言语的发展、还原言语,使言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象外之形”彰现出来。同时言语发展到一定水平,儿童的想像才可能变得更加广阔、深刻、生动。叶圣陶先生在《文字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鉴赏文学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从文字领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否则“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自能形成敏锐地从文字符号中感知形象的能力,并通过言语形式加以表现的。特别是在文章的“空白”处、言语的概述处、言语的形象处和教学的结课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透过感受结合文字进行大胆的想像、并用个性的言语外化出来。
4、抓多读,丰富言语。各种读中把声音技巧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其主要特征是语感培养、整体感悟、直觉体悟、潜心涵泳、切已体察等。朗读、默读、背诵是口头表达的最可靠的基本练习。朗读使书面语言恢复为口头言语,使语气因素(内在的思想情感)得到表达。善于朗读的,特别是叶老所说的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中还他个委婉”,“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能把一篇文章读得自然、流畅、有声有色,学生的言语能力就能得到发展。默读,眼里看的是字,脑里想的是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世界。善于默读,就善于根据生活经验,把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在字里行间加以补充,使死文字变成活言语,在大脑里却呈现一片活生生的境界,仿佛是作者面对面和自己说话,对于发展言语也非常有用。背诵更有利于学生的言语发展和积累。背诵若干篇课文中的佳作名篇,许多好词好佳名、句式句法,就可以在言语中自如地运用。每册语文课本中,均有许多像这样值得熟读背诵的佳作名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要注意每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观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论为学》),最终使学生的言语得到丰富,言语能力得到发展。
5、抓品味,感悟言语。品味语言,不是分析语言的表面特征,如什么词性,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手法,什么表达方法等等—些静态的、解肢式的繁琐的分析,而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指出文章用语行文的精妙,在特定的语境中,着重体会文本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性、情味感、独特感等。分寸感,指的是语言合乎规范,合乎逻辑,合乎情境。和谐感,强调的是语言整体上的多样统一,组合上的搭配相宜,表达上的生动流畅。情味感,则指文情、文势、文趣等。独特感,则指语言的在特定语境中与众不同,不人云亦云。品味语言,必须坚持融合的原则,即必须坚持形式和内容统一,文以载道。只有分析“文”,才能讲清道;孤立地讲“道”,就成了架空分析。而纠正架空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从品味语言入手,融合人文与工具,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言语表达技能,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最终提高学生语感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6、抓模仿,学习言语。叶老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是教学的载体,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它们按一定的体例组合在一起,作为学生学好语文的范例。小学生学语言,首先必须扎实地学好这些范文,然后以此为“例”进行运用内化。教师要以教材的语言为本,以教材为例子进行模仿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因为模仿是学习时心理上的需要,是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人才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从它与创造的关系看,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发现其中的写作形式,阅读主体依据在阅读中所获得的写作形式,模仿教材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它是模仿与创造的统一。因为作者在模仿过程中,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必然融入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如:句型模仿运用,像《桂林山水》写山、水两段的排比句和顶真句的模仿运用;段落模仿运用,像《伟大的友谊》过渡段构段方法,《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关系的构段方法等等模仿运用;篇章模仿运用,像《忆铁人》的概括和具体结合写人的方法,《秋游景山》的按游踪抓特点的写景方法等等模仿运用。
7、抓转换,活化言语。语言的转换,指对文本进行动态处理,以文本的语言材料为依托,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改造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按一定的要求进行重新构思、组织、融合、润色,并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新的言语表达。语言转换首先应该是语言材料的转换。纯粹的语言形式的转换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语言形式的转换应该与语言材料的转换同步,让课文中情和言在转换中和谐共振,比翼齐飞。这类转换训练,只要我们教师寻准训练点,并设计有效的训练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是十分明显的。如:转换文本的文体,像古诗转换成记叙文,说明文转换成记叙文或童话等,转换文本的人物、转换文本的情景、转换文本的地点、转换文本的顺序等等。
8、抓规律,发展言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和其它课程(外语除外)不同,其它课程是借助语言学习内容,以各自不同内涵的语言内容为教学本体,而语文学科进行语言学习,需要解决的却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语言内容,因而语言形式的价值就显得特别重要,要通过课文学习、课外延伸、运用实践等,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逐渐领悟、抓住言语规律,学习动态的恰当而又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表情达意的言语技能技巧,学习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使人文和工具和谐共振的语言运用和表现,学习个人对语言的“人”“文”合璧的选择和实现行为,最终在真情、挚爱、童趣、明理中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笔者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