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亦慈亦让沈从文 阅读答案

亦慈亦让沈从文 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2025-01-03

亦慈亦让

沈从文

①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张兆和将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

②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的沈从文先生,1902年12月28日,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光。这给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③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④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背面刻有沈从文妻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①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既蕴涵从文让人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山上也仅仅占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亦慈亦让的沈从文!

⑤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

选自2008年第6期《散文百家》

【注释】①星斗:泛指星星;比喻超群的才华。

1.细读第②自然段,说说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源于何处?(2分)

2.仔细体会,说说沈从文先生手迹中三个加点的字具体指代哪些人?(3分)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3.联系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沈从文先生为什么能够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3分)

4.细读第③自然段,完成下列读书卡片,了解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创作。(4分)

创作题材

创作特色

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创作主题

阅读【答案】

1.(2分)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自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

2.(3分)照我(我;或者作者;或者沈从文)思索,能理解我(你;或者与我相对的个体;或者读者);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他;或者社会中人;或者他人;或者人们)。

3.(3分)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如日月星斗光被人间,沈从文先生的人品亦慈亦让令人如坐春风,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德艺双馨的文学大师。所以,能够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凡是能扣住文学创作方面的崇高地位,突出星斗之意和表现不求名利,谦逊让人的品格两方面来回答的,均可得分。内容有缺失和表达不准确的相应扣分。)

4.(2分)创作题材: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只答前半句的亦可。)

创作主题:主要凸现了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只答后半句的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抓住文段中凤凰古城社会大书两个词来理解生活经历社会实践是作者创作的源泉。第二题,根据作者语境理解作者所说的三种人:作者自己、阅读自己作者的读者、统指社会中的人。第三题,理解不折不从,星斗①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的意思,从作者文学成就和人品两个方面概括。第四题,根据表中提示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关的文字信息即可。

点击显示
【亦慈亦让沈从文 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59253/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热门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阅读技巧
  • 诗词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