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课堂实录1
《泥人张》课堂实录
(执教:长兴一中 金利萍 本人根据现场录像整理)
师生交流问好。
师:在中国历代的文化典籍中,向来只为帝王将相立书作传,其实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
生(齐声):泥人张。
师:老师把课文读一读,在看完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个问题。划出你需要注意的字词。(出示幻灯片1:听老师读课文,我们一起交流: 文中写了哪些人?什么事?需要注意的字词音形:阔绰(chuò)撂(liào)高怵(chù)抠(kōu)下戳(chuō)大名鼎鼎(d?ng)模(mú)子)
师:(范读全文6分钟)你觉得老师今天的朗读和平时有点儿区别吗?
生:有。儿化音。
生:老师今天的朗读带点方言的感觉。
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方言吗?
生:天津
师:是的,天津。看来大家对天津的方言还有点儿感觉啊。看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到这些词语了吗?哪位同学能把词语朗读准确?
生:(读词语)
师:挺好。mu子,不是mo子。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文中写了哪些人?
生(齐声):泥人张,海张五。
师:这个海张五给我们的印象也挺深刻的,留下了嘛印象?
生:这个海张五好像挺张扬,给人不可一世的感觉。
师:张扬,不可一世。那你是从文中哪句话得到的启发?
生:“穿得阔绰,大脑袋,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师:哪些词语?
生:横冲直撞。
师:给你留下张扬不可一世的印象,用的词语很好。(顿一下)她刚才不仅说横冲直撞,而且说穿得阔绰。海张五这钱从哪来呀?
生:他是“贩盐赚下金山”。
师:赚的钱特多,他赚钱是靠自己真实的本事吗?
生:不是。靠卖盐。
师:对呀,他怎样才有这个卖盐的机会呢?
生:因为他有靠山。
师:靠谁?
生:海仁。为他卖过命,收为义子。
师:以什么为代价来赚取金山?
生:出卖灵魂,还有自尊心。
师:老百姓因此对这样的人是什么态度?
生:“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师:这有区别吗?
生:当面尊敬他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师:这两个称呼有什么不同呢?
生:“张五爷”显得尊重。“海张五”是把别人的姓放前面。
师:所以“海张五”是大众给他取的——
生:绰号。
师:这个“海张五”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名气还是挺大的,文中有一个成语叫什么呢?
生:大名鼎鼎。
师:但是,他出的这个名是什么样的名?
生:臭名。
师:有个成语叫——
生:臭名昭著。
师:这个海张五和咱们的泥人张还发生了点儿事,是什么事呢?
生:海张五取笑侮辱泥人张,第二天泥人张捏泥人报复海张五。
师:大名鼎鼎的海张五和小小的手艺人泥人张之间发生的这事最终结果孰输孰赢?
生:泥人张。
师:所以作者称他为——
生:俗世奇人。
师:(板书:奇)一起来读。
生(齐声):俗世奇人。
师:你们觉得突出了哪一个字?
生(齐声):奇。
师:再试着读一遍。
生(齐声):俗世奇人。
师:(幻灯片2出示:泥人张之“奇”表现在哪里?)
生:第9段,“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中说明泥人张捏的很像,手艺很好很奇特。
师:一个字。
生:绝。
师:像到什么程度?
生: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师:没有达到同样的像,那不是不像了,失真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看看前一句话。
生:“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把海张五的神态表情都捏出来了。
师:不仅是貌似,而且神似。集中展示海张五的脸部神态。
生:第8段,“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 “叭”地一截,起身去柜台结账。”泥人张做泥人在桌子下面做,手艺奇特。
师:抓住了哪些动词?
生:伸到,抠下,端,饮,瞅,摆弄,捏弄。
师:动作迅速,令人称奇。那么他做这泥人的泥巴从哪来?
生:鞋底。
师:这泥的来历挺奇怪的?
生:从鞋底抠下体现泥人张对海张五的鄙视,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海张五。
师:泥人做完后又怎么处理?
生:“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 “叭”地一截,起身去柜台结账。”往桌上一戳。
师:我往桌上一摆、一放不是一样吗?
生:“一戳”看出泥人张心中的愤怒,报复海张五之后的痛快。
师:海张五干嘛要取笑嘲弄泥人张?
生:找乐子。
师:什么意思?
生:寻开心。
师:“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泥人张也在寻找吗?
生:应该是找回了尊严。
师:找回,能不能换一个词语?
生:挽回,维护。
师:你们太厉害了,还有吗?
生:第1段。“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夸张地说明他的手艺排在第一,无人可比。
师:到底有没有排第二的?
生:有第一,没第二。没第二。
师:你刚才说夸张,还夸张到什么程度?
生: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师:那你试着用夸张的语气来读读。
生:(朗读)
师:你强调的是什么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
生:没第二,还有十万八千里。
师:还有谈谈吗?
生: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说明捏的很像。
师:泥人张就此作罢了吗?
生:没有。“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还把海张五贱卖了。
师:卖就卖吧,干嘛还要“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一二百个”?
生:因为贱卖海张五,卖的越多就越贱。
师:这海张五老师用这句话总结他的特点,大家试着模仿老师句子写写泥人张。(幻灯片3出示:海张五——侮人格,霸气冲天,遭人笑骂。泥人张——)
生:泥人张——手艺奇,艺高胆大,受人尊敬。
师:形式很工整。但是,侮辱人格和手艺奇绝分别是动词加名词、名词加形容词的组合。恐怕还可以更契合些。
生:泥人张——护尊严,手艺奇绝,受人尊敬。
师:形式和内涵都对得工整。
师:泥人张和海张五的故事就这么了结了,但我们今天依然能听到这个故事,“贱卖海张五”这事传了一百多年。你认为流传到今天的仅仅是一个故事吗?
生:流传的还有泥人张的高超技艺,还有奇高的人格精神。
师:这海张五不也流传下来了吗?
生:他只是起了反衬泥人张的作用
师:流传至今的有泥人张的高超技艺,但泥人张是天津泥塑的创始者,他的手艺恐怕不是流传继承的吧。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依据说说。
生: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看角色捏出来的。
师:在哪里看?
生:大观楼。
师:仅仅是戏楼吗?
生:我觉得是通过生活中的观察,然后创造出来。
师:读一读吧。
生:(读)“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师:哪一种更多?
生:后一种。
师:是哪里?
生:人世间。
师:人世间是什么地方?
生:生活。
师:(板书:生活)平平常常的普通的生活,就是人世间。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叫什么呀?
生:(齐声)俗世。
师:(板书:俗)
师:看来泥人张获得了我们同学们的认可支持,是否也获得了文中老百姓的认可支持呢?
生:获得了。
生:因为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
师:还有吗?
生: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师:哪个字代表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
生:乐。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老百姓,你会一边乐,一边说些什么呢?
生:这个海张五,真是自作自受。
师:所以,泥人张的魅力流传至今,是他有着群众的基础,获得生活的支持。
师:生活,造就了一门手艺;生活,成就了一代奇人。作者冯骥才写此人的意图何在?(幻灯片4出示: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俗世奇人》序言)
生:(读)
师:一种手艺,在美好的人类身上才能散发人性的光辉;一种手艺,也让人类身上的美好情感得以表达。(幻灯片5出示:不是为了保存某种形式,而是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下她的那些美好的情感和精神。——冯骥才)
生:(读)
师:冯骥才何许人也?(幻灯片6出示: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主要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
生:(读)
师:(幻灯片7出示:停下—— 你我匆匆追赶岁月的步履 将眼光落得近些,再近些——
落在平凡俗世之中每个人身上
因为生活,是所有文化的源头
一个人的美好
一个民族的美好
一个世界的美好
发现俗世的美好,发现生活的美妙。
没有人类的美好,就没有我们的未来。)
生:(齐读)
师生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