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知识扩展 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知识扩展   2025-01-28

曹禺先生的《雷雨》第二幕被选为中学课文已有几十年了,理解这段戏的最大难点在于怎样看待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用概念去硬套人物形象,给人物形象硬贴上标签,而无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现象体现在对周朴园的分析上则表现为:不敢承认周朴园对侍萍怀念的真实性,认为一旦承认了这里的真实性,那么周朴园就不再具有资本家的本性了,整个作品就够不上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了。如今,这种概念化的分析应抛弃了。

长期以来,人们把周朴园怀念鲁侍萍的种种表现视为虚情假意。这不是实事求是的分析。当年周朴园作为周公馆的贵少爷,是受过他那个阶级的正统教育的,却与佣人私通几年,且生了两个孩子,成为当时无锡“一件很出名的事情”。这在周公馆式的家庭中虽是屡见不鲜的,但在封建资产阶级的贵族名望来看,毕竟是“败坏门风”的不光彩“不规矩”的丑事,是不愿张扬的。周朴园又何以要用虚情假意来展示他的“丑事”呢?如果说周朴园是想标榜自己“有道德”,那么他为何不摆出对“明媒正娶”的“正夫人”(那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的“怀念”呢?显然“虚情假意说”不合逻辑。

应当说,周朴园不可能一生下来就具有资本家的一切本性,三十多年前,他还只不过是二十出头的青年,还不能排除他也有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他看上鲁侍萍,是因为鲁侍萍不但漂亮,而且“很贤慧,也很规矩”,鲁侍萍当时也确实全身心地付出,使周朴园饱尝了爱的甜蜜。而周朴园与后来的两个太太的结合,一个是建立在“有钱有门第”的基础上,一个是建立在年轻美貌上,没有一点感情基础,她们对周朴园也毫无情感可言,周朴园因此而深感不如意,这不能不加深他对当年与侍萍相处那段生活的怀念和追忆。所以他便用封建家长作风强行保留当年风貌,他可以从中重温旧梦,以弥补现在家庭生活上的寂寞与空虚。

那么,又怎样理解三十几年后当鲁侍萍再次出现在周家时,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一系列言行呢?这一系列言行的确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冷酷无情,但不能以此来证明他过去的怀念是虚情假意的。他后来的言行说明他过去的怀念具有其特殊性,即周朴园脑子里所真正怀念的是那段情意缠绵的浪漫史,其中的鲁侍萍已具有很大的虚幻色彩了。向往幸福乃人之天性,我想周朴园也不应当例外。人一旦在现实中得不到所向往的东西,过去美好的经历就更容易清晰地重现于脑子里,并且吸引人去起劲地不断追忆它,年岁越久越强烈,在追忆中还会不自觉地丰富加工它,使之越来越美好。这时,那本来是真实美好的过去,便会逐渐神圣化,虚幻化了。周朴园这三十多年由于婚姻的不幸,使鲁侍萍在其心目中逐渐成为了极美的虚象。眼前这又穷又老的女人,又是他讨厌的佣人鲁贵的老婆,怎能与他心目中带虚幻色彩的年轻貌美的鲁侍萍划等号!眼前的鲁侍萍不但与他的情欲追求相去万里,而且彻底打碎了他多年的美好幻影,所以,周朴园便彻底地否定了眼前真实的鲁侍萍。

既然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不是虚情假意,那么能不能说周朴园是一个敢于背叛封建传统道德,具有忠贞爱情的善良者呢?这是根本不能的。周朴园的一切表现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极为自私、贪婪、冷酷和残忍的资本家。《雷雨》塑造人物最深刻最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性格冲突,有力地凸现人物的本质特征。周朴园作为人,他也有其个人的爱情向往和追求,而且得到了,他很满意;但当这种所得影响到他获得更多的钱财权势时,他便凶残地置爱情于不顾,置道德人性于不顾,悍然将给他刚生第二个儿子才三天的情人,于大年三十晚上大雪天赶出了家门,而“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一旦这“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到手,他自私贪婪的欲望又驱使他反回来追求个人的情爱了。但那段温馨的爱情已不复存在,他又没能在新的女性那里再获得这种温馨,所以他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靠这种怀念来填补其什么好事都想得到的欲壑。这种怀念的实质是一种极端自私和贪婪。为了私欲,他没有任何道德良心仁慈可言,所以,三十多年后,又穷又老的鲁侍萍已根本不能满足他自私贪婪的情欲追求标准时,他就又用赶走的方法来再次冷酷残忍地对待曾经爱过他,给过他无限温馨的情人。作者这样处理,不但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更增强了作品的深刻性,使人们更清晰地洞悉封建式资本家唯利是图的灭绝人性的丑恶本质。

点击显示
【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59726/
知识扩展推荐
热门知识扩展推荐
  • 语文知识
  • 练习题
  • 教案教学
  • 阅读答案
  • 电子教材
  • 课文
  • 课件下载
  • 试卷下载
  • 知识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