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小猴子下山
教案设计
2025-02-04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做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简笔画猜课题。
2.生读课题回答问题(读懂什么?还想懂什么?)。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音乐起,师朗诵第一,第二自然段,接着问:小猴子扛着玉米会去哪?会干什么呢?然后用手势提示学生读课文。
2.问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师根据生的回答贴出挂图)
三.学第一自然段
1.读课文。
2.品“又大又多”。
3.品“非常”。
4.品“掰”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跟小猴子去玉米地的时候,我们先是通读课文知道小猴子在玉米地里干什么?接着想象小猴子见到的玉米是怎样的?然后模仿小猴子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它当时的心情;最后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法:通读—想象—模仿—朗读)
五.自学
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跟小猴子继续往前走,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学余下的课文。自学完后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朗读的形式或讲故事的形式来汇报学习情况。
六.悟课文寓意
小猴子这次下山一无所获,空着手回家啦!你知道它为什么只能空着手回家吗?
七.巩固
学生根据这一课的内容演课本剧。
八.拓展思维
1.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它会去哪,会怎样做?(同桌讨论,再指名说)
2.请大家把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发生的事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
3.指名读自己写的小故事。
九.小结下课。
点击显示
【第七课小猴子下山】相关文章
十八课竹影(七年级人教版)
丑小鸭(第二课时)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范文:黄龙导游词
勾践灭吴
去年的树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颐和园
卜算子·咏梅
识字一 对韵歌 教学设计
《父亲的菜园》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60201/
上一篇: 窦娥冤教案
下一篇: 追求语言形式和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
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