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文学常识
2025-02-21
这首诗是苏轼因思念弟弟所作,是对人生中无不散之宴席的感叹。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此句与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第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相似之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随后转念又想,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点击显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相关文章
2016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必背一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古典诗歌细读策略
2016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梳理篇六
初中课本文学常识7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思想感情分析之忧国忧民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必备44条基础常识(31-44)
2016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必背一
形容女子有才华有涵养的诗句
2020中考初中文学常识之辞格勾连法
2016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必背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62315/
下一篇: 2016年初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二
文学常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