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素质结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给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者,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成功和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现代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笔者拟从教师的角色形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几个方面分析基于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所必备的素质。
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素质结构
资料来源:
作者:林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给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者,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成功和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现代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笔者拟从教师的角色形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几个方面分析基于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所必备的素质。
一
角色形象
教师的角色形象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职业形象,对教师素质的形成起控制与推动作用。它主要由职业道德、教育观念和个性修养三个层面构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个性修养,都是新课程实施中所要求的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1.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育人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与教师的职业道德密切相关。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2507页)孟子也提出“教者必以正”[1](2722页),自己“身不行道”[1](2774页)就不能教育别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新时期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这实际上也是对新时期教师的道德修养尤其是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热爱学生,诲人不倦;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其中,“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即“师魂”。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学生的无言信息和强大力量,它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调节、组织和导向作用。这种爱会激发学生的亲近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还必须“一视同仁”,切实关怀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也正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只有做到以宽敞的胸怀关爱全体学生,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我们的教育过程也才能够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2.教育观念。从哲学上看,观念即思想。教育观念,就是关于教育的思想认识,即在理性的层面上对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等重大问题的把握,其核心内容包括学生观、教学观、效益观和师生观等。每一位关注教育发展的人,都会切身体会到,新课程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首先来自于教育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我们应该把教师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让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科学高效的效益观和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2](115—116页)。这也昭示着教学应注重过程体验,教学应关注人的发展以及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3](179页),从而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演出一个新的话剧。
3.个性修养。个性修养是指教师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决定着教师的精神风貌。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都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内涵。当前,教师的个性修养主要凸显在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心理调控中。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现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今天,教师因超负荷的劳动带来的过早体衰,因社会过高的期望而产生的求全因素,因利益受阻而产生的情感压抑等,都已给教师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它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这对于教师来讲,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无疑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不少教师感到精神压力特别大,甚至有部分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然而,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标准和心理素质等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甚至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深刻乃至久远的影响。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挑战意识和前瞻意识,以开放的胸怀和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同时还必须善于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自身的个性品质进行正确判断,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要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生活信念;具有稳定、乐观和积极的教育心理环境,能忍受一定程度的焦虑;能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能适应良好教育环境和力求改造不良教育环境的心理状态,这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一种无形的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二
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在系统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思维加工后形成的知识体系。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主体性知识)和广博的一般性文化知识,同时又应具备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1.主体性知识。主体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某门学科教学所特有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信念和学科特色等,是教师教书育人必备的业务素质,即教师从事教学的保证。教师如果缺乏学科专业知识,就犹如建造大厦少了砖、灰、沙、石一样,教学过程也就无法有效进行,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就无从谈起。美国学者柯林?博尔曾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他认为未来的人都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或“证书”,其中一本就是职业性的。对教师而言,职业性的素质就是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因此,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要确保新课程实施的成功,必须具备厚实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有位学者曾说:“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有一轮太阳。”[4]教师只有具备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真正能手,否则只能“照本宣科”,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就无威信可言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这也正说明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2.一般性文化知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知识进化步伐的加快,知识的总量大为增加,知识的更新周期大为缩短,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与互动也愈益明显。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综合化趋势的加强以及近几年高考制度的改革,“3+X”高考模式的实行,即“综合科目”的设置,在综合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这对于作为人才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的“教师”来讲,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现实。因此,教师在力求专业知识不断“爬坡”、“登高”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有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的培养,有意识地实行科际整合,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整体优化。否则,拘于一隅,孤立地研究和精通专业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根本不可能的。“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1](2727页)。这也说明了,现代教师只有勤奋广泛的学习,建立起既精深又广博的知识结构,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通,一专多能,主精辅熟的“通才”,教学才能博采众长,旁征博引,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给学生以“复合维生素”,产生综合效应。
3.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也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这项复杂而又有规律的科学面前,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靠盲目辛苦,“时间加汗水”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由知识化向专业化转变,由知识层面上升到素质层面,也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之学生更为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教育专业技能。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相应地,也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创造性地研究它们、运用它们、发展它们,使自己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稳定、扎实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于教师来讲,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教育科学知识是操作教学内容的工具。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规律,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预见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性。切记“第二次加工”、“回炉处理”是教育工作最大的忌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解释,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工作中就会像在黑暗中走路一样。
4.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鲜活经验的累积。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从知识方面看,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因为对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来讲,最缺乏的往往不是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而是实践性知识。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反思也正是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特别强调的,也可以说新课程的实施为完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这就更要求教师要勇于实践、勤于实践、严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积累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并以自身的实践性知识优化整合主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一般性文化知识,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师自身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更大的发展。
三
能力结构
能力是指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实际本领。在教师素质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在教师优化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基础之上的能力素质。以能力为本位,应成为现代教师的基本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除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思维力等基础能力,以及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沟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调控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等一般性的职业能力以外,还应具备教学的创新能力、信息素养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多元化的能力。
1.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素质教育活动的灵魂。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创新有着如此急切的呼唤。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对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综合性的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不确定等因素,使教学有了多样性、变动性、灵活性,为教师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作为新课程和教学的决策者、创造者,必须积极探索学校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合一”体系;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成为创新的摇篮,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必须注重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也是现代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课程设置的文、理渗透,综合学科、边缘学科的交织互补。在教学方法上,倡导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信息素养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电脑网络进入学科课程教学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也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以及教育方式的转变开拓出了充足的空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一条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现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教师要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高效地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从而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明确提出了信息社会高素质的人才所必备的“信息素养”一词,这既反映了新时代对人类的新要求,也是教育对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出的积极反应。
3.教育交往能力。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各种错综复杂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工作。在学校内,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在社会中,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文化教育单位和团体都发生了错综复杂的教育工作联系,教师如果能够处理好以上关系,有效地聚合资源,其工作将会更加得心应手,成功的机率也会更大。然而,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大多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单兵作战的特点。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尤其是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进行建设性的合作和规范化的竞争。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具有多向的交往能力,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地实现与众多对象的广泛、开放的合作,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最好的个人生长环境,实现由个体劳动者向教育合作者的转变。
4.科学研究能力。为适应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应当拥有科学研究的态度与能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这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为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是教师单凭过去的经验和理论无法应对的,它要求教师必须以研究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进一步明确教育规律,进一步校正自己头脑中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并由此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也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因此,作为现代教师必须铭记“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反思中不断超越、“蜕变”,并从中品味生活的乐趣,提升生命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6](670页)
5.终身学习能力。时代飞速发展,知识在加速陈旧,新的知识在不断涌现,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我们再也不能奢望十几年的学校学习能给人终身享用的知识和能力。《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今天,谁都不能再希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而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其他知识。”[7](7页)因此,学习必须突破时空的限制,延续至人的一生。从终身教育的理念来看,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研究表明,教师在从教五六年后便会出现“高原现象”,如不进行强有力的继续教育,实现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其职业水平就将停滞在原有的水平上。“后生可畏”、“不进则退”的结局,很有可能就是明天的事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教师职业大门对社会的敞开,有人预言,将会有20%的教师被淘汰出局。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为了使自己不被淘汰,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不断“洗脑”、“充电”,使自己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一旦你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8](2页)
综上所述,教师的角色形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构成了教师素质的基本结构体系,但这种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动态发展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科学、新观念的不断出现,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客观上对教师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作为现代教师,必须对自己已有的素质结构作出不断调整,赋予新的内涵,以适应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