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的故事(一)
课外知识
2025-02-06
陈嘉庚的故事(一)
立志办实业
陈嘉庚的家乡在现在福建省厦门市的集美镇。集美当时居住着四千多人,全都姓陈。因为人多土地少,大多数居民是靠出海捕鱼为生。还有些人就下南洋另谋活路。
陈嘉庚的曾祖父那一辈就有人下南洋。父辈兄弟五个有三人在南洋经商。父亲陈杞柏在新加坡开个米店,时常往家里寄点钱,家境并不富裕。陈嘉庚很小的时候,就帮家里干活,种地瓜,拔花生,到海边挖牡蛎,都干过。
九岁的时候,陈嘉庚进入私塾读书。可入学的都是农民子弟,大都是只求认个字就可以了,又要经常帮家里干活,所以私塾就经常放假停课,甚至一个月上课,一个月放假。老师教课也就很不认真。陈嘉庚在这种学校读书,书本知识学得不多,而家乡人文化落后的情形,给了他极深的印象。
后来长大了,他知道了更多的国家大事,了解了祖国受侵略的历史,懂得了人民所以受苦难的原因。爱国报国的心思从此扎了根。他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
“我也要出外经商,赚了钱,回家乡为父老们办实事!”
有一次,父亲从新加坡回来,和儿子谈起今后的出路。陈嘉庚说: “中国历来轻视商业。可如果没有经商的人,吃穿用从哪来呢?我愿意和您一起到新加坡去做买卖。”
“经商风险太大,弄不好会赔钱的呀!”
“我不怕!”
1890年秋天,父亲带他到了新加坡(当时叫星洲),在自己开的米店里学习经商。那一年,他刚十六岁。
陈嘉庚的故事(一)由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更多内容请点击:
课外知识、综合知识
文言知识、文学知识
陈嘉庚的故事 十则汇编
点击显示
【陈嘉庚的故事(一)】相关文章
2015高一语文学习方法经验分享
关于清明古诗词汇编(三十四)
春天气候气象谚语大全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粉身碎骨
盘点表示心中有数的歇后语
描写春天美景的谚语
项羽简介
写人的歇后语摘抄
名言警句谚语摘抄大全
关于气象的谚语精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63278/
上一篇: 与劳动有关的谚语
下一篇: 亡羊补牢歇后语是什么
课外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