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 (重点)
3、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难点) 4、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
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第一课时
自学提纲
1、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 体的史书,编撰者是 (朝代)的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权谓吕蒙( ) 卿( ) 当涂掌事( )
治经( ) 博士( ) 但当涉猎( )
蒙辞( ) 以军中多务( ) 但( )当涉猎
见( )往事耳 见往事耳( ) 孰如孤( )
自以为( ) 及( )鲁肃过寻阳 及鲁肃过寻阳( )
才略( ) 非复( ) 即更( )刮目相待
蒙乃( )始就学 大兄( ) 何见事之晚乎( )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4. 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但:古义¬¬¬¬¬¬¬¬¬¬¬¬¬¬¬¬______________ 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过:古义¬¬¬¬¬¬¬¬¬¬¬¬¬¬¬¬______________ 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孤:古义¬¬¬¬¬¬¬¬¬¬¬¬¬¬¬¬______________ 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1)比喻人学识尚浅。( )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主翻译课文
学习笔记
第二课时
自学提纲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②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体现孙权怎样的心理?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 体现孙权怎样的语气何心理?
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体现孙权怎样的良苦用心?
③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 “刮目相待”?
④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⑤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⑥ “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3、、概括本文情节。
孙权劝学——吕蒙( )学——鲁肃( )学
学习笔记
课后练习
(一)
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 ) ②涉( ) ③邪( )
④孰( ) ⑤遂( ) ⑥岂( )
2、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当涂掌事: 涉猎: 才略: 大兄:
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 蒙辞以军中多务 :
但当涉猎: 蒙乃始就学: 自以为大有所益:
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 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
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B.孤常读书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自以为大有所益
5、按要求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 》是 (朝代) 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 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 》《诗》《 》《 》《春秋》等书。
6、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比喻人学识尚浅。( )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7、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 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 。而《孙权劝学》则以 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8、翻译句子;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④卿言多务,孰若孤?
⑤结友而别。
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9、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给我们的启示是
(二)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
3、请解释文中“博士“一词,并说明这类词是什么语言现象?
4、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言多务,孰若孤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6、本文中出现了几个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请找出两个,并作出解释:
A、成语: 解释:
B、成语: 解释:
7、鲁肃为何与吕蒙“结友“?
8、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三)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 (2)诣:
(3)就: (4)悉: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 是 又 为 择 师 使 辅 导 之 其 操 心 率 如 此
3、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译文: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译文: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四)对比阅读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恐已暮矣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
⑶即更刮目相待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译文: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
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