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阅读附答案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2025-01-2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轮战》

小题1:下面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亲戚畔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B.又何间焉池非不深也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大之狱

D.天时不如地利衣食所安

小题2: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小题4:两文对取得战争胜利前提条件的认识,共同点是什么?分别怎样做才能拥有这样的前提条件?(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固:巩固,使……坚固。 加:虚夸,以少报多。 畔:通“叛”,背叛。 徧:通“遍”,遍及,普遍。

小题3::①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②这才是尽本质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

小题4::共同点,争取民众的支持。做法:甲文认为要施以仁政,得民心。乙文认为要清正从政,政治上要取信于民。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中古今异义的字词比较多,注意区别。古义基本是字词的原始义,今义是从原始义引申出来的,但有的字词今义与古义基本是相同的,如“天时”与“衣食”。

小题2:

试题分析:“固”是形容词动用,要翻译成介词结构;通假字要写出相通的字,再解释其义。

小题3: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的“道”是关键字词,要解释清楚,道,是“道义”“仁道”,对国君来说,就是“仁政”,“得道”就是行“仁政”。第二句中的“忠”当动词“尽忠”用,“属”为“类”,意为“尽本职所为”,“可以”在古文中是两个词,意为“可能”“凭借”。

小题4:

试题分析:甲文中提倡的“道”,即仁政,也就是要求君主体恤民情,乙文中“必以情”,讲的是“取信于民”,都是在讲“民”的重要性。甲文中提倡以“仁政”博爱管理百姓,乙文中提倡依靠百姓取得战争的胜利。

点击显示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65460/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热门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阅读技巧
  • 诗词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