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冲刺复习
综合知识
2025-02-02
语境推断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依靠情节呼应和逻辑关系推断出其意义。
修辞推断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句式。这类句式一般上下句结构整齐,相对应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即利用上下文中并列、对偶、同义复用等修辞,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
1、并列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2、对偶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同义复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组词推断
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
1、太尉尽辞去《段太尉逸事状》
推辞 去除
2、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太尉逸事状》
败坏
3、罪且及副元师《段太尉逸事状》
涉及,牵连
点击显示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冲刺复习】相关文章
高考中常见的语文文言虚词归纳
2017年中考语文两汉散文文学常识备考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为”
2012年高考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的6步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导:文言实词的掌握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诗歌中的比喻辨析
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考点辅导:命题作文
春节拜年十忌: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与节气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65949/
上一篇: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谁 为什么
综合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