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反思
教学分析
2025-02-03
《画风》以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课文生字量少,对话多。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说话、写话等活动,既发展语言能力,又发展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像课文中的孩子一样,画画风,再用语言叙述风。这样,学生借助形象的画面,就能将课文的语言较顺利地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外显表达出来。
本课教学还力图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生活的美好。在朗读体验、画画写写、编创小诗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细细反思我觉得以下几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首先,我对教材的处理。当我第一次拿到这篇课文,就觉得本课语言浅显、易懂,重点应放在让孩子们画风、写风上。但在教学时,由于对学生的不放心,于是仍是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读课文,细细分析三个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使学生只能在老师的“精心牵引”下亦步亦趋。结果由于时间不够,后面的学生小组创作小诗,分享礼物交流有关风的知识没有进行。其实本文学生读后都能理解孩子们怎样画风,老师不应多花时间在对这些语言文字的朗读上。同时,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达到一种语言的积累,本文说话的切入点很明显应放在宋涛说的两句话上,但我却单一地让学生仿造宋涛的其中一句来说,扼杀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倒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其次,对于学生说话中的一些口语,本人也没能及时让学生纠正。
点击显示
【《画风》反思】相关文章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实录
《少年闰土》教学谈
巧问激趣 循词探旨──《祝福》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七律·长征》说课稿
清明随想
小学语文:《燕子》课堂实录
再见了,北京教学反思
《画家乡》课后反思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一百五十六因为我们拥有
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论文精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66989/
上一篇: 让学生轻松参与交际
下一篇: 《郑和远航》背景资料:郑和人物资料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