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文结构分析
课后练习
2025-03-31
一、层次结构
1、《望岳》:
第一层:前四句为一层,着力写出了泰山的整体形象。
第二层:后四句,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2、《春望》:
第一层:前四句,写出了国家在战火中的破败,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
第二层:后四句,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3、《石壕吏》:
第一部分:(1~4句)写故事的发生。
第二部分:(5~20句)写老妇家的不幸遭遇。
第三部分:(21~24句)写饱受战祸的家庭又遭不幸。
二、中心思想
《望岳》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春望》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石壕吏》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点击显示
【《杜甫诗三首》课文结构分析】相关文章
《秋天》重难点突破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生字注音
与陈伯之书阅读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2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题(教科版)
历年(1992---2008)高考真题集锦之二——成语汇编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懒惰的智慧》课堂实录
温州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及答案
16年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70342/
上一篇: 《回声》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下一篇: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名著阅读、语文实践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