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教学《敬业与乐业》的几点感受

教学《敬业与乐业》的几点感受

教学分析   2024-11-30

本文是梁启超先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在上海的一家职业学校所作的一场演讲,由于听众是中学生,因而文章较为通俗易懂,但是对于没有理性的接触过议论文的初二学生来说,确实是再好不过的教学议论文的典型教材。

讲课之前,简介梁启超先生的时候,特地将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介绍给同学们,但是没有朗读,现在想象,朗读一遍,效果可能会更好,至少对于学生了解少年梁启超对生命的执著态度有较强的感染力,在此表示遗憾。朗读课文的时候,板书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同学们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生可能会说的是敬业与乐业,这时告诉他们论点应该是一句话,一个判断句,这样学生就能顺利的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即第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

应该说本文的结构是很清晰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文章中的起止点以及各部分的重要信息同学们解决得都很快,但是在解决“为什么要敬业”这一问题时,遇到了一点麻烦,为什么要敬业,文章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我突然发现在这一节文字里有很多句子非常象班级墙上的明言警句。于是就让学生找本段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学生们找了很多句,如:“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找完之后,我们有惊奇的发现: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一遍之后,发现他们可以组成一段完整的话。并且当我让他们从这些句子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要敬业”这一问题时,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然后我们又发现这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应该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为教学本文的一大收获,与大家分享。

点击显示
【教学《敬业与乐业》的几点感受】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71559/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