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炽热(zhì)
静谧
风雪载途(zài)
随声附和
B.擅长(shàn)
赢弱
同仇敌忾(kài)
未雨绸缪
C.发酵(jiào)
媲美
偃旗息鼓(yǎn)
消声匿迹
D.庇护(bì)
笼罩
相形见绌(chù)
好高骛远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这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之中。
B.小弟苦心孤诣地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意,令我非常愤怒。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这是与世无争的历史事实。
D.对于美、日、欧等国野蛮起诉中国稀土出口问题,中国政府将会据理力争地主动应诉。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B.朝鲜已解决了将“光明星3号”送入卫星轨道过程中出现的最棘手科技难题,避免不会对任何一个邻国产生影响。
C.《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D.通过实行购房限购令等严厉手段,使北京等大中城市的房价有了明显的回落。
4.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
②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③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同的字形去表达了。
④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
⑤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分称为‘声符”。
A.④⑤①③②
B.④②①⑤③
C.①②④③⑤
D.①③⑤④②
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
A.原句: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颠覆别国政权是西方列强的一贯伎俩。
改句:西方列强的一贯伎俩是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以达到其颠覆别国政权的目的。
B.原句:要保卫我们的蓝色国土,建造航母势在必行。
改句:要使我们的蓝色国土不受侵犯,不能不建造航母。
C.原句:世博园内的中国馆使用高科技手段完美地展示了城市的美好。
改句:世博园完美地展示了城市的美好,中国馆使用了高科技手段。
D.原句:赣州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全国卫生文明城市。
改句:难道赣州不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吗?
6.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新华社联合国2011年10月4日电)中国和俄罗斯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法国、英国等国提交的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观察家们认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此举旨在扞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以维护叙利亚以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这是继2008年7月11日中国、俄罗斯在安理会否决有关制裁津巴布韦的决议草案以来,两国再次共同使用否决权。决议草案被否决,表明西方国家几个月来意欲插手叙利亚内部事务的企图受挫,也预示着安理会内部围绕西亚北非局势的激烈争执将持续下去。新华社评论表示,否决决议草案,是拒绝为军事干预叙利亚埋伏笔。
A.中俄否决了法、英等国的决议草案,旨在扞卫和平与安全。
B.中俄否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拒绝为军事干预埋伏笔。
C.中俄两国再次共同使用否决权,决议草案被否决。
D.西方插手叙利亚内部事务受挫,激烈争执将持续下去。
二、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对本诗意境特点概括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孤寂冷清
B.恬静优美
C.雄壮豪迈
D.萧瑟凄凉
8.对诗句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细腻地描绘了远景:岸上细密的小草在微风中飘摆,危险的小船孤独地停泊在月夜的江面上。
B.颔联描写了星垂、月涌的壮阔景象,从而反衬诗人旅途的孤独。
C.颈联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的悲凉;后句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壮志未酬的愤慨。
D.尾联以比喻作结,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漂泊无依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