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反思1
教学分析
2025-02-11
寒假熟悉新教材的时候,我再一次被《草原》这篇课文吸引住了。它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初次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安排的是两课时,按照作者旅游的顺序学习课文。但是,真正学习时,我花了三课时,对原有教学设计也作了一定的修改,从风景、蒙古人两方面来感受草原的美,感觉较为理想。
一、我班的孩子没见过草原,因此教学时,我采用多媒体导入。通过用多媒体播放七幅草原风景图,再配上一首乐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程标准提倡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默读的指导,所以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草原上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一碧千里”,“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着白色花朵”等景色十分迷人。在读的过程中,采取了自由读、小组读、品读……最后我又为学生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收到语言美的熏陶。
三、感受蒙古人们的热情好客时,我先让学生找找从哪几方面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提炼: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然后课件出示: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情,让学生加到适合的词语前。学生在完成词语搭配的时候,进一步感受到了“热情好客”,因而在学习小组学习时,重点把握较准确,还能从教材想开去。
学完全文后,我觉得有一点还不够到位,那就是学生的个别朗读,情感流露未得到充分体现。
点击显示
【《草原》教学反思1】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声声慢》课堂实录
鸟岛赛课课堂实录
快乐作文构想
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谈
样例教学法的运用_语文论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第一次和女同学坐同桌_语文论文
燕子教学反思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点滴体会
《奇怪的圣诞包裹》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73271/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