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殊途同归
2007年秋季,北京市高中开始实施新课程。
2008年高考备考也已开始。
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实际目标一致,殊途同归!
让我们从一份高考的满分作文说起——
2006福建卷作文题是:
“创新思维课上,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其中最能引起师生关注的话题有:
⑴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
⑵戈多今天已经来了
⑶留一点空白
这三个话题引发你怎样的想象、感悟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该话题范围之内。”
在“留一点空白”这个题目下,有这样一篇满分卷:
珍珑
古有善弈者,居山林中,生平于战,未尝败绩。世人疑为神也,诣之者甚蕃。然其居无定所,人寻而不得,皆郁郁而反。脾性怪异,不喜人众,好冷清,一入棋,则物我皆忘。年过半百,不欲默默无闻于后世,遂穷毕生心血,布一残局,望后人破之。局成之日,呕血而亡,双目凹陷,发尽白矣。千载百岁后,境随时迁,局已失传,世人寻之,均不得。
时至乾隆十二年秋,局乍现于清觉寺。帝弘历好弈,闻之,欣然前往。清觉寺建于孤峰之巅,终年积雪,鸟兽不至。帝叹曰:“地势且险如此,则复棋局耶?”全寺上下,陈设简陋,人止一老僧而已。僧引帝至局前,见局虽古而不污,莹白光亮。帝执白,僧执黑,局开矣。
帝见局中白子似通未通,似死非死,甚怪。思忖良久,落子于“去”位七九路。僧赞曰:吾皇不争小而争大,不落“上”位落“去”位,智也!遂以黑子应之。帝落子于“去”位八八路,笑曰:朕君临天下,岂为锱铢必较之人?僧应黑子,曰:请恕老僧不韪,吾皇可谓之“智”者,而不可谓之“慧”也。帝曰:何也?对曰:佛祖之修证法门为“戒、定、慧”,《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而定,因定发慧。”吾皇之棋,张扬有余而收敛不足,此无“戒”也。既无“戒”,何来“定”,何来“慧”?帝不语,颇不以为然,落子“去”位七六路。如此十余回合,“去”位白子尽死矣。僧曰:《法句经》云:“胜者生怨,负者自鄙,去胜负心,无诤自安。”吾皇以为如何?帝曰:喏。
帝低首苦思,反击“平”位七三路。僧赞曰:不入旁门,直攻要害,妙!遂应黑子,以攻势化攻势。良久,帝不落子,僧问曰:吾皇何故踌躇?帝曰:若攻,则七三路白子必死;若保,则失先手。是故踌躇。僧曰:何不弃此子?对曰:此子乃进攻关键,弃之,则攻势不存。思忖再三,落子七四路,保子。然帝先手已失,止十余回合,“平”位白亦尽死矣。僧曰:经中有云:“或有来求手足耳鼻,头目肉血,骨髓身分,菩萨摩诃萨见来求者,悉能一切欢喜施与。”此大善也!白子只求自保,此无“善”。无“善”,焉能胜?帝弃子认输。
僧曰:吾皇非破此局之人。帝问:然则何人可破此局?僧不答,反问曰:“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为人生八苦。吾皇以为,何为最苦?帝曰:求不得。僧笑曰:八苦之源,皆为人也。人有欲,则有苦;人无欲,则无功。世人求有功亦求无苦,均不得,诚不知其无“空”也。所谓“空”者,心中之空,人中之空,世中之空,无张无敛是为空,无胜无负亦是为空。留空于心,则明得失;留空于人,则无胜败;留空于世,则无苦有功皆可并存也。破此局之道,盖留“空”耳!
帝默然,有所悟。遂回宫,下旨拨款修寺。然峰巅已空,止余白雪。人寻寺,皆不得。
高考作文不会要求考生用文言,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也不会拒绝高水平的个性化人才。
这样的写作能力,是考生自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起来的!什么是课改的“建构主义”?这不就是非常具体而生动的实例吗?新课程的理论,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它就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教学与备考过程中。
我越来越感觉到,千改万改,改的是理念;千考万考,考的是聪明。考改课改,都基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请看2007年全国高考的一些省市的作文题:《怀想天空》、《行走在消逝中》、《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提篮春光看妈妈》,这四个题目简直就四句诗!试想,一个情感淡漠,缺乏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敏锐感受和深刻体验思考的人,一个长期按僵化程式训练,满脑子只是手段技巧,满心里只是凑字取分的人,面对这样的作文题能写出好文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