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时不可轻视论据的作用
对于一篇议论文而言,如果说论点是其灵魂,那么,论据便是其血肉。有灵无肉,灵就成了飘荡的孤魂;有肉无灵,肉不过是一具僵尸而已。灵与肉这种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启示我们,在议论文的写作时,万不可轻视论据的作用。
但是,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时常会看到一些有“硬伤”的论据,这些失真的论据犹如一副残破的躯体,灵魂寓于其中岂能得安?因此,矫治作文中屡屡出现的论据失真症当是议论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论据失真有两种情况:一是道理论据引用失误,一是事实论据引述失实。前者是指引用名言、公理、法则等时未经核实,仅凭似是而非的印象张冠李戴;后者是指在叙述有关的事例时不去核对,只根据模模糊糊的记忆妄加陈说。无论哪种情况,都是议论文写作中应当竭力避免的。
例如,一位同学在论述“天才与勤奋”的关系时有这样一段话:
人的成长是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自己后天的努力。牛顿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智商。”可见,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
这段话在引用名言时有两处失误:一是作者,“牛顿”应为“爱迪生”。二是内容,其正确的表述是: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运用一些科学原理和法则说理,本是一种有效增强说服力的好方法,但若对原理或法则叙述有误,反会弄巧成拙。比如,一位同学的《谈潜力》一文有如下一段话:
冰山之下,其实是更大的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一截最多只能占到水下体积的三分之一,那更大的没有浮出来的部分,是因为水的浮力仅仅能够让它有浮出水面的那可怜的一点点。其实,人也一样。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巨大的,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和冰山一样,生活在一个仅能够显出我们三分之一才能的环境中,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
本应是一段既形象又富科学性的说理文字,只因对冰山理论的表述有误而大打折扣,实在令人遗憾。其实,冰山理论说的是在常态下,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部分是整个冰山体积的十分之一。
下面两段事实论据失实的文字,就更有些离谱而让人啼笑皆非了:
①我们都知道的大文学家陶渊明,曾数次遭到朝廷的贬谪,但他毫不气馁,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陋室铭》,为后人留下了数篇精妙之文。
②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其实是一个满身污垢、老掉了牙的七十多岁的老头,当人们质问西班牙政府为何对这位作家如此不关心时,有关人士答道:如果让他住洋房,坐轿车,他还能写出《人间喜剧》这样的不朽之作吗?
众所周知,《陋室铭》系唐人刘禹锡之作,而《人间喜剧》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况且,陶渊明出仕,最终都因不满污浊的官场而主动辞官,并非遭到朝廷之贬;塞万提斯只活了63岁,说他是七十多岁的老头,显然是给亡人添阳寿闹出的荒唐事。
论据失真,不但削弱了论证的力度,而且降低了论点的信度,这种适得其反的负面效应,恐怕是率尔引用这些论据的人始料不及的。
写议论文,不仅能培养我们思维的条理性、逻辑的严密性,也能培养我们严谨的写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写作习惯,而论据的失真恰恰暴露了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弊端,因此,须下大力气予以纠正。
矫治论据失真,有两个办法:一是平日读书看报要多做笔记,加强积累,力求记准记牢;二是对有写些道理论据没记准确的,可采用模糊处理法,如“一位名人说过”“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之类。当然,有关事实如果记得不准,就万不可想当然地胡拉乱扯,以免出现“关公战秦琼”式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