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后感
教学分析
2025-01-27
《开国大典》一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感觉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1、在课题导入这一环节,我一改平时单一地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的做法,而是有坡度地板书了三个特殊的词语:一九四九年,天安门,开国大典。板出了这课的关键词。然后让学生把这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特殊的事件组成一句句子。我感觉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开国大典这一特殊事件及其它的时间,地点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与此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也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因为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把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都集中到对课文的理解上,孩子们已经对开国大典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刚刚接手这个班,感觉这个班级的学生读书都不太动真情,后来仔细观察,发现是没有读熟,懒得读,不在乎读,所以,用了个蠢办法──全班齐读。首先要求每个人把声音发出来,都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样,把气势给读了出来,渐渐就心无二用进入角色了,再要求学生身临其境,边读边想,边想边读,把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变成活的画面,又发现,都有了自己的体会,渐渐读出了感情。由于文章较长,所以,学生边读,我边及时评价以鼓舞学生的士气,同时渗透指导。10分钟之后,学生已经情不自禁,如当年参加典礼的人一样高声呼喊。读完课文,我又从评价学生的朗读作为切入口,引领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在这堂课上,我两次作简笔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自我感觉是教学中的又一亮点。
点击显示
【《开国大典》教学后感】相关文章
课本剧:《金色的鱼钩》
质疑出的精彩-《奶奶的白发》听后记
“以实践为主线”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浅论
学情分析——周亚夫军细柳
参加课内比教学,锤炼教师基本功 教师随笔
《学弈》教学反思
《咬文嚼字》教学实录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与反思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的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80553/
上一篇: 爱是一种信任──《好汉查理》课后反思
下一篇: 四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