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课文背景知识
课后练习
2025-02-09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饱览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山水风光。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郑愁予出版的诗虽然算不上多,但它的诗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并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他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台湾现代诗派的缺点,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正如杨牧所说:“自从现代了以后,中国也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不仅华美,而且是绝对地现代的。”这个评价应当说是十分中肯的,出版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莳华刹那》等。
本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正值“文革”结束不久而开始的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它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点击显示
【《雨说》课文背景知识】相关文章
《与朱元思书》通假字
《诗两首》全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卷(苏教)
常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淮安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鄂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巨人的花园》课后练习设计
《文言文两则》学法提示
《短文两篇》重难点点拨
《桥之美》同步达纲练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81278/
上一篇: 《渔夫的故事》课文结构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