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 品句 悟诗——《咏华山》教后感
教学分析
2025-03-31
丰盈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它为学生理解古诗铺好了垫脚石——就是诗句前面的课文。学生如果读懂了课文的句子,那么,再读后头的诗句,容易产生“顿悟”——原来这首诗写的就是前面的内容啊!于是,他们会带着发现的快乐,诗与文对照,文与诗交融,读文,声声动情;读诗,如临其境。
第一课时刚上时,学生初读课文后,所提出的疑惑除了“艰难”、“情不自禁”、“吟诵”“称赞”这几个词,剩下的全是关于诗句的内容。我并没有急着引领他们一句句读懂,而是先对第二段进行一番精读,(引用张建刚老师的课堂实录)通过比较——将华山和学校的大楼比,(先比离孩子生活经验近的)给孩子具体的感性认识;再以简笔画的形式,将华山和周围诸山比较,原本高大的群山在华山面前都显得矮小了烘托出华山的高;通过画面再现——画太阳,画云朵,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华山那“只有天在上”“回首白云低”的巍巍之势;一次次的渲染、一次次的烘托,一次次的感情朗读,华山之高大雄伟已经在孩子的脑海中深深扎根了。于是,当他们再一次吟诵的时候,我让他们找找课文中与诗句内容有关的句子,他们马上就找出来了,而且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对应,不待我说,他们已经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教学至此,难点已迎刃而解了。
点击显示
【读文 品句 悟诗——《咏华山》教后感】相关文章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一
《春联》课堂教学实录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魏书生怎样让学生爱写日记
唐诗鉴赏:苏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诗歌鉴赏
《散文诗两首》导练
构建开放式口语交际训练体系
《白杨》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作文教学感悟
关注细节 期待课堂精彩论文精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83123/
上一篇: 阅读有路疑为径
下一篇: 五年级下册《桥》教学实录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