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道上》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峨嵋道上》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zidianwang.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峨嵋道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2个。正确读写“平坦、所谓、阶梯、葱茏、游览、机械、愧疚、辛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了解峨眉山上铺路人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精神,培养尊重普通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再根据老师提供的段落要点,划分文章结构。〖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按“段落要点”划分文章结构。〖教学步骤〗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感觉怎么样呢?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爬峨眉山的感觉,《峨眉道上》二、检查预习 1、词语解释: 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 攀登:抓住东西爬上去。也比喻积极向上不畏艰险。 游览:游玩观赏景物、名胜等。【例句】我们游览了万里长城。 狭窄:课文中指山路窄小。 歇息:休息。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生字读音:愧(kuì)疚(ji)、葱(cōng)茏(lóng)。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我在游峨眉山的途中看到、听到和想到的。) 2、默读课文,看一看哪些内容写的是作者看到或听到的;哪些内容写的是作者想到的。 看到、听到的:(1~5自然段)、想到的:(6~7自然段。)
四、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听读的同学思考:峨眉山上的路是怎样的? “两尺见方的石板”山路的窄; “像一架天梯竖在前面……的陡坡上。”山高、陡、险。 2、继续设问:这样又高、又窄、又陡、又险的山路是怎样铺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作业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了解峨眉山的铺路人是怎样铺路的。 2、认识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教学重点、难点〗 从字里行间了解峨眉山路的特点和这些路是怎样铺成的。理解铺路人是真正的英雄。〖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山路的高、窄、陡、险。二、理解课文2~6自然段 1、明确学习目标: ⑴ 峨眉山上的路是怎样铺成的? ⑵ 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2、根据目标自读课文2~6自然段 (“我”看见几个铺路人背石板上山,多辛苦啊!“我”了解到铺路人不光背石板上山铺路,他们还要自己开山取石,凿成石板,从十多里外背过来,再背上山去铺路,多么不容易啊!……) 3、师:游人平时空手爬山路还觉得吃力,那些铺路人竟然身背重物爬“天梯”,真不可思议!大家想不想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好,下面我们就人人当记者进行现场模拟采访。 记者:请问老伯,您多大年纪了? 铺路人:今年五十八岁啦。 记者:这么大年纪,你干这行多少年了? 铺路人:大约四十年了。 记者:真了不起!您背的石板有多重? 铺路人:差不多有五六十斤吧! 记者:背这么重的石板走这么陡的路,感觉怎样? 铺路人:很累。 记者:既然这么累,为什么还坚持着,一干就是四十年呢? 铺路人:说实话,游人需要路。没有路,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当游人踩着我们铺的路上山,有说有笑的时候,我们累也高兴啊! 记者:你们的辛苦,都是为了游人,我代表游人谢谢您。 4、过渡:师:多好的铺路人啊!他们用自己的辛劳来换取游人的欢乐,感到很满足、很快慰。此时,你面对他们想说些什么? ⑴ 发自内心地对铺路人说一句话。 (我敬佩您!您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我。您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⑵ 从文中找出作者发自内心的话,读一读,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两个特殊自然段:1、“铺路?”仅两个字,单独作为一个自然段,意在强调作者当时惊讶、感动、赞叹的复杂心境。2、“他们是给峨眉山铺路的人啊!”这句话单独作为一个自然段,其目的在于强调作者当时那种肃然起敬、由衷赞叹和似乎要让所有人都知晓的那种难言的激动。) 体会数量词的妙用。 (本文数量词多达14处,如“一块块”“一块一块”“一块”“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读时要让学生品味不同结构的数量词,表达的意思不同,从而体会作者遣词用语的准确性。)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1、自由读课文,从内容体会思想。 2、班内交流。 (体会铺路人不怕艰难、不怕辛苦、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 3、师小结: 铺路人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然而,当游人沿着石板的阶梯,一边登山一边欣赏沿途的秀丽风光时,又有谁会想到那些默默无闻的铺路人呢?他们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同样是在赞美那些默默的为人们做出贡献的人。教学设计以设问导入,这样会比较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第一课时里,教师以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为主。在第二课时里,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记者采访”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分别扮演记者和铺路的老人,通过学生的互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一环节不仅搞活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很好地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让学生在对课文情感的把握上不是抽象的,这种把抽象变为具体的教学环节对小学生的学习帮助是很大的。
- 回顾·拓展四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五年级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
- 六年级语文顶碗少年教案
-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 和时间赛跑三年级语文教案
- 二年级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的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千人糕》教案
-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千人糕》教案
- 二年级语文《千人糕》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千人糕》教案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教案
- 二年级语文《彩色的梦》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下册《咏柳》的教案
- 二年级下语文《画杨桃》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
- 小学语文二年级《画杨桃》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
- 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教案
- 二年级语文《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
-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
-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 《祁黄羊》课文解读及相关阅读练习
- 《账单》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 《牧场之国》研究与分析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杂谈
- 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 课堂教学中的动静
- 《凡卡》教学反思
- 《雪儿》教学反思二
-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下册《绿色记事本》教学反思
- 《船长》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
- 对教师体罚学生的看法
- 本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所属专题栏目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拖延”以后的精彩──《凡卡》教学案例及反思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反思
-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
- 语文总复习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
- 中学生对作文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及对策_语文论文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
- 小学语文:《蚕妇》课堂实录
- 遭此“尴尬”为哪般──《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反思
- 谈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 单元教学新探
- 《争吵》说课
- 让小学生学会阅读的方式_语文论文
- 女娲补天说课设计(一)
- 春日说课设计
- 《皇帝的新装》教案27
- 《称赞》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四)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4
- 《月亮上的足迹》 阅读题
- 自己去吧最新教案三
-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17课《画杨桃》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孔雀东南飞》探究学案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4
- 《检阅》教学设计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三
- 橡皮头铅笔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二
- 《练习一》教学设计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1
- 初三语文上册《故乡》教学设计
- 《父亲和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思维自由飞翔——《女娲造人》课堂实录
-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
- 《河中石兽》说课稿
-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