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趣闻故事
>挖笋趣闻
>阳羡
风情
春节期间,可以说我们宜兴绝大多数家庭的餐桌上都有冬笋这道时鲜菜。当你品尝冬笋煨鸡或冬笋炒山菇等美味佳肴时,你可知道冬笋从深山里挖出来到成为商品,竹农们得经过怎样的艰辛?我出生于太华山北边的一个竹农之家,虽然自十九岁外出求学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儿时或寒假返乡期间与我三哥上山挖笋时的一些趣事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解放初期,当时我才七八岁,每到春节前夕,我便和两个哥哥上山寻冬笋。挖冬笋的学问可大了,不细心摸索、积累,是寻不到生长在深山老岭土地里的冬笋的。我的三哥现已年逾古稀,当年总是他在前面开道,他自小在山上摸爬滚打,又当了二十年的生产队长,管理竹林生产方面的农活样样精通,特别是挖冬笋更是他的拿手绝活。我记得小时候与几个十多岁的小伙伴上山寻段笋(即冬笋),有的人半天没挖到一支,三哥却变戏法一样,很快从深山里这边寻到一支,那边找到一支,半天工夫竟能挖到十多斤。
今年我回老家太华山里向兄长拜年,他又用鲜美可口的冬笋招待我。我顺便向他请教挖笋的知识。他说,冬天挖冬笋,要到土壤深厚肥沃的阳山竹林里,选择竹笋浓密有力的竹子周围,在地面微微隆起,或有裂缝之处仔细寻找。他打着比方说,挖笋也和游泳一样,光有理论不行,必须反复实践,才会熟能生巧。
说到春天上山打褪笋,侄儿们对父亲更加崇拜。他们介绍说,我的三哥每年打笋时节特别辛苦,我问为什么?他们答:打褪笋既是一件技术性强的农活,也是一件劳动强度大的营生。而三哥积累几十年的经验,几丈远的毛竹经他瞄上几眼便能辨出是褪笋或是成竹的活笋。我问他怎么判断?他笑着说:“褪笋即病笋,不是被竹虫叮咬,就是一根竹鞭出笋太多脱力所致。
我们人生病从面色可以看出,褪笋的笋壳表面也没有活笋那么鲜亮有光泽、有生气。”我不解地问他:“打褪笋要挑着笋篮满山跑,年轻人也吃不消,你怎么还做这重活?”他听后嘿嘿一笑,回答说:“现在的年代,七十来岁年纪还小着呢!再说,如叫年轻人上山错挖掉一支活笋,便少长成一棵竹子,要少收入好几块钱呢!”
关于三哥挖笋的故事我听到很多。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当生产队长那年,他把当地青年错挖下山的十三支活笋排在门边场地上,叫上全队的年轻社员,为他们上了一堂辨别褪笋和活笋的技术课;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大雪封山的冬天,公社领导找到三哥,要他上山挖二十斤冬笋,两天中他便从雪地里扒出了一百多支笋交了差。村上人还流传着三哥智斗大蛇的故事:三十多年前的一天,一场暴雨过后,三哥又到一个叫背后山的岭里挖冬笋,突然,他看到一条五六尺长的花皮大蛇似箭一样射向一只野山兔,一口咬住了兔头,三哥乘大蛇专注捕食之机,迅速砍下一棵杉树,制服了这条蛇。据队里的人说,这条大蛇煨了大号砂锅满满一锅呢!蛇皮拿到张渚胡琴店也卖到了五六元钱呢!用现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眼光看,三哥捕杀大蛇的做法不能提倡,但当时却被一致认为是为民除害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