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退的意思及故事
基础知识
2025-03-30
【成语】:
知难而退
【拼音】:
[zhī nán ér tuì]
【解释】:
开始是指作战时根据机遇而行动,不要去做客观上是不可能的或难以完成的,但是后来被误解为是指因为遇到某些事情而不愿意去完成的借口。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举例造句】:
财政司司长今天指示了金管局动用外汇基金,在股票和期货市场采取适当行动,令投机者成本增加,希望他们知难而退。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为争夺霸权相互进行战争,郑国处于他们之间,他依附晋国,楚国就派兵征服它。晋国听说楚国出兵就派荀林父、士会、先榖等率军讨伐楚国,听到他们已经结盟,士会同意荀林父知难而退的做法,先榖不同意造成兵败。
点击显示
【知难而退的意思及故事】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登泰山记》知识点总结第26课
长春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论趣课文要点
生龙活虎的近义词整理
《采访叶开老师》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惶恐的近义词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近反义词复习
一字师的意思及故事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字形5
2016年中考作文佳作赏析:梳理旧作找优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88882/
上一篇: 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大全
下一篇: 富家巨室成语解释
基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