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2025-02-21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复习)

中考动向分析:

本节内容是溶液这一章中的重要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了溶液中的其它知识,同时是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的基础.在中考中,在溶解度的计算已不作要求的情况下,所涉及的计算题大多是求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中考必考内容,所占分值比例较大,应重点掌握,尤其是溶液的稀释及配制题型和围绕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复习目标要求:

1、深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涵义,能正确找出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2、能够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合理的推而广之,学会一大片的知识,同时能够较好的综合运用这些知识。

知识要点梳理:

1、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 之比

(2)表示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3)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w)和溶解度(S克)的关系为:

w= ×100%;S= ×100(S>w)

2、溶质的体积分数

在使用两种液体(如A和B)配制溶液时,若用V(A) 体积的A和V(B)体的 B配制而成,该溶液中A的体积分数(用φ(A)表示)为:

φ(A)= ×100%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1)实验用品: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

(2)实验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

4、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注意事项

在解答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时,一定要弄清什么物质是溶质,什么物质是溶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各是多少,溶液的总质量是多少,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计算,具体注意如下几点:

(1)当物质不与溶剂发生化学反应且全部溶解时,投入溶剂中的物质的质量就是溶质的质量,此时直接用有关公式计算。

(2)当物质不与溶剂反应但未全部溶解时,此时只有溶解了的物质的质量才是溶质的质量。例如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将20克NaCl投入50克水中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6.5%,而不是 ×100%

(3)如果把某物质投入溶剂中,该物质与溶剂发生化学反应,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所生成的物质.应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溶质的质量,然后才能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当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综合题时,一定要注意到不溶的物质,如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物的质量都不能计算在溶液的总质量之内.

(5)当把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Na2CO3•10H2O)溶于水时,溶质的质量不包括所含结晶水的质量.例如,将CuSO4•5H2O溶于9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是10%,而是:

点击显示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复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89411/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