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教学分析   2024-12-01

《山中访友》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语言生动优美,感情细腻,体现了作者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中,我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课文为资源,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尝试着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进行整合,在整合中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学生思维模式的创新。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深入文中去寻美、品美,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揣摩、品位优美的语言;培养创新精神,并从作者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中得到有益启示。

【案例描述】

上课伊始,我给学生们播放了歌曲《朋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随着音乐哼唱起来,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我问:“刚才听了一首歌颂友情的歌,谁能来谈谈自己对‘朋友’的理解?”同学们纷纷举手,学生甲说:“朋友是可以分享我们的快乐和忧愁的人。”学生乙说:“朋友是我们一笔永久的财富。”学生丙说:“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我把话题一转:“是啊,朋友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你们想结交几个新朋友吗?”同学们兴奋的回答:“想!”“今天,我们就随李汉荣先生一起到山中去拜访他的朋友。”大屏幕上出示课题:山中访友。

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开始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屏幕上开始播放配乐朗读及画面,同学们津津有味的听着、看着。听读完毕,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作者到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同学们纷纷举手,“古桥”、“树林”、“山泉”、“小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接着,我问:“你愿意和作者的这些朋友交朋友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愿意!” 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以‘我愿意和 交朋友,因为 ’的句式谈谈,好不好?”同时,我将事先准备好的与课文中的景物相对应的十五幅画面显示在屏幕上,然后说:“现在,有这么多‘朋友’站在你们面前,你们想和谁交朋友请上前来选中谁,然后谈谈自己选择的理由。”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举手,个个都想上台来。小浩首先被请上台来,他神气的用鼠标选中了“瀑布”,屏幕上立刻显示了一幅流动的大瀑布画面,下面的同学惊奇的看着,这时,小浩说:“我愿意和瀑布交朋友,因为它是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接着,小民走上台来,他选中了“悬崖”,一幅悬崖的画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然后用充满感情的声音说:“我愿意和悬崖作朋友,因为它那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就像历代的隐士和高僧,还像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就是出自它的手笔。”小刚紧接着走上台来,他瓮声瓮气的说:“我愿意和古桥交朋友,因为它德高望重,在溪水上站了成千上百年,任劳任怨,把无数人马渡过彼岸,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那从不改变的姿势,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他那滑稽的神情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此时,下面的同学更是群情激昂,紧接着又有几位同学走上台来。有的说:“我愿意和白云交朋友,因为她是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她那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有的说:“我愿意和云雀交朋友,因为它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有的说:“我愿意和雷阵雨交朋友,就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多么豪爽。”……

接下来,我引导同学们开始揣摩本文优美的语言。我说:“下面请同学们来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同时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思考一下你为什么喜欢。”随着音乐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自由朗读,然后陆陆续续开始动笔画起来,有的还在旁边作了批注。读完后,同学们分小组热烈的交流着、讨论着,有的同学还不时的修正补充自己所作的批注。我边参与学生的讨论,边进行点拨。到了全班交流的时候了,学生们积极发言。小敏说:“我喜欢‘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这句话,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写出了桥的特点。”小丽说:“我喜欢‘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了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这句话,因为它运用了想像,写出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小强说:“我喜欢‘你好,山泉姐姐!……你好,溪流妹妹!……’这几句话,因为它运用了第二人称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显得亲切自然。”

我又继续问:“如果你是这些朋友中的一员,面对众多的旅行者,你想和他们说些什么?”同学们略作思索,开始举手发言。小娜说:“你好,我是小溪,昔日我是那样的快乐,可你看看我现在这个样子,满身污秽,散发着异味,请帮帮我好吗?”小明说:“朋友,你好,我是云雀,你看我现在生活的多快乐啊,我的身边到处是绿树葱葱,芳草萋萋,这都是你们保护环境的功劳啊。”还有几个同学现场编了一个情境剧。其中一个同学扮作大树,另几个同学扮作游客。先上来一游客,摇了摇“树枝”,“树枝”露出痛苦的表情,然后掰断了一根,扬长而去。又上来一游客,跳起来,抓住一根“树枝”,两脚离地,来回晃悠了几下,又离开了。最后上来一游客,接了几瓶泉水浇在了树根上,“大树”露出了笑容。同学们饶有兴趣的看着,不时的爆发出会意的笑声。我顺势问道:“看了这几个同学的精彩表演,你有何感想?”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人类与大自然应该是朋友。”有的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善待大自然。”还有的说:“你爱大自然,她就会报答您;你破坏她,她就会给你惩罚。”

我肯定了同学们的努力,同学们在快乐中上完了一堂课。

【分析】

《山中访友》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多媒体把学生带进了大自然,他们眼睛看着一幅幅生动的景象,耳朵听着那潺潺的流水声,吱吱喳喳的鸟叫声,轰隆隆的雷雨声,完全被美妙的大自然吸引住了,如身临其境,自然会与作者产生共鸣,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在课堂上,教师仅仅是配角,学生是主角。而且手、口、脑、眼、耳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学生主动获得各种体验,在这里,他们的思维相互碰撞,表演欲望得到了满足,语言得到了发展,他们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探究者。同时,形成了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参与的局面。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建立了平等对话关系。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华得到展示,并获得了真情的体验。学生学习热情得到激发,探究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学会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会了合作与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教学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开启了学生求知的大门,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人人参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大提高。整合促进了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学生思维模式的创新。

1、创设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提供了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学生听读课文、自由读课文时的画面和配乐将学生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引起了情感的愉悦和共鸣,为学生深入阅读理解课文作了必要铺垫。“交朋友”时的多媒体动画效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津津有味的盯着屏幕,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转化为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与教师四个要素的整合。教学中我和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将静态的内容动态化、直观化,从而使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一体化。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感悟理解课文,他们听读、自读课文,选择 “朋友”等。在学生主动参与时,我适时引导点拨,利用各种机会表达自己热情的激励,客观的评价,和及时的帮助,师生平等,真诚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四个要素达到了动态的结合。

3、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特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学习的成功,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交“朋友”时理由的阐释,不仅是对课文语言的理解,而且有的同学还将课文内容延伸,甚至还加进了许多自己的人生体验,对课文语言进行了创造性运用。对课文语言的揣摩品味时,学生充分调动以往的知识、技能的储备,语言运用能力大大提高。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对游人进行述说时,学生更是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每个人都在积极创新,有几个学生还现场编创、表演了情境剧,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点击显示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89740/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