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记
教学分析
2025-05-22
这节课上,我先让学生找出能反映李大钊同志意志品质的词,有的同学找到“平静”,有的学生找“慈祥”。于是我让学生将这篇课文再读一次,再找到含有这两个词语的一句话,“在那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是一张平静而慈祥的脸”;接着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找这个词的理由。没想到一向沉静的课堂,居然热闹了起来,有的说:“我从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发现父亲是慈爱的”;有的说:“我发现父亲面对警察、法官时非常的平静”。我顺势就导:“通过父亲的平静与慈爱,你有什么体会呢?”学生就将重点段落拎了出来,谈到自己的体会。一堂课轻松结束。
通过这节课,我得到了一点启发:有时学生能读懂的课文,我们可以不用一遍一遍地让他们去读,反而静下心来,抓住重点,就能让课堂闪烁着智慧之光。
点击显示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记】相关文章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细微处去探究平凡中见感动──《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二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反思三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抓住特点表达具体——写人记实作文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水乡歌》教学设计三
妈妈的爱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9235/
上一篇: 语文教学中的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_语文论文
下一篇: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