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2025-02-22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领会并欣赏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落下起飞、起舞争鸣的景象,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欢呼时的情感,增强学生爱鸟意识,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本课时我先运用了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百鸟归林,呼朋引伴,浩浩荡荡的壮观场面,学生的视觉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读、划、悟”与文本真切对话,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来感悟,通过句式来感悟,通过情境来感悟,力争使语文课堂成为个性张扬、灵性飞扬、生命律动的精神殿堂。比如在解读“排空而至”这个词时,学生开始只从字面理解了它:“排着长长的队伍飞来。”在肯定他的同时,引导学生想象灰椋鸟飞来时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的景象,使学生感受到灰椋鸟归林时壮观的场面。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很多学生都能畅谈自己的发现及感受,读文时也就投入、到位。
点击显示
【《灰椋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快餐”——自主的体现
《美丽的南沙群岛》背景资料二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郑和远航》说课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断及反思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五年级上册《假如没有灰尘》课堂教学实录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
甘洒雨露润心田
一样沁园春,别样词人心──毛泽东词二首的比较解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193742/
上一篇: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下一篇: 赣教版2008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