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杂谈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多元化教学初探〗
创建多元解读模式,因材施教,向课外延伸。
语文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并不像数理化那样有公式、定理、定律可“生搬硬套”,许多知识是属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隐性知识,必须靠学生用“心”去感悟,去体验,而且有些文章读过之后,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慢慢地感悟,才会悟到其中的精髓。现行教材都是经过专家论证的好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化底蕴,涵盖的知识范围很广,往往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创建多元解读模式,因材施教,就能调动起联想力和想象力,形成自己真切的体验感悟,或富有创造性而又个性化的解读。
例如学习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传统的教学只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概括,掌握文章“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等等。教师唯课本而教,让学生记住几个所谓的“知识点”,应付考试,将语文课上成了语言训练课,这是让学生失去品格作为代价的语文阅读教学。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让学生以课文为载体,海阔天空地遨游,进行多维阅读:通过互联网去造访作者的故乡;寻访当地的名胜古迹;对比各地的“咸鸭蛋”;了解高游“咸鸭蛋”的历史和将来;下载“咸鸭蛋”的做法,自己DIY做“咸鸭蛋”,拿到学校来与同学共享、交流。通过这种“热身运动”之后,再让学生走进汪曾祺,探求作者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等。然后深入的学习课文,学生可以有目的地下载一些教师的教案、课件来自学,从整体上把握要掌握的知识。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畅谈学习心得等,有必要的话再让学生下载几篇汪曾祺的作品:《夏天的昆虫》、《吃食的文学》和《苦瓜是瓜吗》来对比阅读,学生对汪曾祺散文的特色:“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的了解,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体验、领悟、感受,不要让实践活动流于形式。重视学生的体验感悟学习,培养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是弥补课堂教学的诸多不足,尊重学习主体个性差异的需要,也是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状况,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从而促成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导趣──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接触、认识、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和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综合性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如何了解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心理特点,如何认真研究培养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措施与方法,就成为教师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一个重要前提。
记得我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正值2006年休博会开幕前夕,我向学生提议举办“休博会知识博览”的主题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为了开好班会,有的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有的从报刊杂志上寻找信息,有的跑图书馆,有的向家长、老师询问,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整个“知识博览会”以擂台赛的形式出现,气氛既激烈又热烈,最后主题活动在 “欢迎你来西湖”的歌声中成功地降下了帷幕,学生进行综合研究的兴趣和自信在活动中被大大地激发起来,这就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务实·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本色〗
教学内容选择要重视选文的原生价值,要关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
选文是语文教育系统中不可变更的要素,进入语文教学的文章,很大部分不是为了语文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而是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渗透到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是要学生汲取精神养料,积淀人文底蕴的。我们在教学内容确定上不能只把它当作例子来教,要重视作品的原生价值,要让学生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进行积累。前段时间连续听了三节端午的鸭蛋,有一位老师的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前两节课的老师只侧重于对汪曾祺文章语言的赏析而忽略了文本自身的文化传承的价值。后一位老师从导入到教学的展开到拓展延伸紧紧抓住两条线,既品味语言之美,又感受民俗文化之魅力,整堂课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语文课,我们该怎么做〗
学习方式的改变:
以往是教师赶着学生学,而这次是学生在自学、自悟基础上采用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合作、探究应成为了日常有效学习的重要形式。他们或网上奔浪,或图书馆收集资料,或小组合作探讨,以前死气沉沉的局面被现在群雄奋起的局面取代。在语文教学中我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
比如在讲《端午的鸭蛋》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
1、汪曾祺其人其事
2、端午节的来历
3、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4、汪曾祺的作品简介(《受戒》、《复仇》)
确定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
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
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在下一次“展示会”上展示。
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奔浪,有的在图书馆遨游,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甚至有的还采访百家之言。这样的准备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展示会上,每个小组拿出的东西异彩纷呈。有作家的照片、生平的介绍,和民俗风情画等等一应俱全;有介绍端午节九种来历和风俗习惯的详细介绍,让大家知道了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以外,原来还有其他的来历和说法,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有学生自己做的和自己四处收集的跟端午节有关的风俗饰品。如丝凌子、布老虎、线粽子等等,色彩艳丽,生动逼真;有对汪曾祺的另两部作品《受戒》和《苦瓜不是苦瓜》的详细介绍,以及学生自己对文章的透彻独到的感悟赏析。
〖语言教学的创新设计〗
“多向假设”也是一种──就课文内容进行多次的多方向的“假设”,构成课堂读写教学的主要内容,既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练习,又引导学生从更多的更为有趣的角度来理解文章内容:
如人教版八下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的“多向假设”式读写活动。
1、假如你向大家推荐《端午的鸭蛋》,请写一篇课文简介;
2、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介绍你记忆中的美好端午;
3、假如你是课文中的一位长辈,请向孩子们介绍端午节里的美食;
4、假如你是课文里面孩子的一员,请说说你的“鸭蛋络子”;
5、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你介绍放“黄烟子”的乐趣;
6、假如你是当地的厨师,请你给旅游的客人介绍咸鸭蛋的吃法……
〖大语文观下 情境教学的合理运用〗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合理运用。
创设情境导语。
课本中有许多文章非常贴近生活,由生活的细节导入,让学生发现写文章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它其实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用心感悟、精心构思,体会到“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比如,在《端午的鸭蛋》这课的导入中,我首先是让学生回忆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时有哪些风俗?哪些风俗是特别有地方特色的?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寻找答案。然后,再学习作者笔下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从而引出文章的写作的主体──“端午的鸭蛋”。
故事总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导入是可以利用搜集到的各种与课文内容,或者与作者、写作有关的小故事,给学生讲一讲,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的学习。比如《端午的鸭蛋》讲到端午节吃粽子时,让学生讲屈原的故事,学生说的不一定全面,教师适当补充。这样学生的兴趣全都激发了出来,课堂中学习效果更好。
〖一路走来 我如一个在田野里捡拾粮食的长者,忠实的收起孩子们抛落的谷穗。〗
那天上课,讲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谈学完本文的收获。学生一段段精彩的发言之后,我给学生读了在备课时写的一段感想:
“备课时,反复的阅读、研究,觉得对文本越来越亲切,就象是一们满智慧,热爱生活的老人交谈。那看似闲散的内容如行云流水般凝结着智慧──让我不敢有半点懈怠,必须将知识的全部有创造性的有感染力的教给学生。
这种体验是真诚的,是无功利性的。也许,若干年后会觉得它可笑──可笑过之后,静心而思,这又何尝不是对生活的一次品味呢?毕竟生活中少有惊涛骇浪;也并非时时需要板起面孔,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及诗意,才算真实的体验到了生活的滋味──就象汪老笔下小小的鸭蛋,以及‘鸭蛋’中飘出的香味。
──从容散淡,何尝不是人生之最高境界,用之于教孩子,又何尝不是一处艺术?”
于是,那节课、那段文字成了学生读书笔记中演绎着的“一件难忘的事”。
在与学生深情的凝望中,我们一路牵手走着!
这一路真的精彩!我用心体会的。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散论〗
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减少思维的单向性。
又如我在讲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文章结尾一段,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曩雪”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曩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的风格。这种多向性思维的问题,要求只要学生自圆其说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中国进行思维,从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去研究事物,可以有多个评价标准,多个思维结论,增加了思维的多向性,减少思维单向性。
〖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老师听课札记〗
汪曾祺的文章就是读来有味、有趣,而且耐读。《端午的鸭蛋》同样如此。
教师说,《端午的鸭蛋》,是(通过)写鸭蛋,(抒)故乡情。我不以为然。在我看来,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是写鸭蛋,叙民俗,谈文化,说生活…
端午,现在纯粹是一个节日的符号了。它的民俗意义、文化内涵。已然完全淡化,远不如情人节、愚人节、平安夜、圣诞节那样深入人心。我与汪曾祺先生有着同样的叹惋!
我佩服汪曾祺先生把端午吃鸭蛋写得那样慎重、庄重、隆重:
丝线络子挂鸭蛋──挑鸭蛋──心爱的饰物──小心吃鸭蛋──蛋壳装萤……
真是无穷的童心、童真、童趣,十分的情景、情趣、情真意切。读后令人扼腕叹服!令人抚今追昔!令人鼻酸泪涌!
我满以为老师问学生最喜欢《端午的鸭蛋》中的哪一段,学生会不约而同选这一段的。结果,它几乎被所有的学生忽略了。
犹忆童稚之时,对端午、对中秋、对春节早早地期待,盼望着一年之中少有的几个节日的到来,是一种生活中的幸福的等待;而过节日的过程,更是一种快乐的生活的历程。
有谁今天还这样虔诚地吃鸭蛋?
有谁把端午吃鸭蛋还当作一种幸福和快乐?
有谁还在一年之中早早地期待着端午节幸福地到来?
世易时移,过去的幸福与快乐,如今早已不再!是人们对物质文明的极端追求,导致了对幸福、对人生意义的严重曲解;结果,物质财富每天都在增长,快乐却不能同步。而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中盼端午、吃端午鸭蛋所表达的是何等的快乐、幸福,对节日、对鸭蛋是何等的重视与珍惜!
汪曾祺正是写下了这种对传统节日、传统民俗、传统文化、既往生活刻骨铭心的记忆。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恐怕是连记忆也没有了!
但,人应该是善于记忆的动物。犹太作家伊利·维瑟接受诺贝尔和平奖致辞时说:“记忆的呼唤,和谨记勿忘的号召,来自我们历史的根源。”端午节、端午的鸭蛋,何尝不是我们历史的根源?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号召他们对这种传统文化的重视!至少要知道,端午节、端午的鸭蛋,它是我们抹不掉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的印记!
教师颇具教学机智,上课终了,郑重地拿出一盒高邮鸭蛋(虽然不是端午的鸭蛋)赠给同学,让平素对鸭蛋不甚“重视”的同学们好一阵欢呼雀跃!如果是上课伊始就送鸭蛋,那就有媚好学生之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