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 阅读附答案(2019辽宁沈阳中考试题)
语言的力量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之,轻视语言的力量,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比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这必然消解群众的信任。语言的力量可见一斑。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选文第⑥段有什么作用?(3分)
4.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演讲、辩论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言之成理。
B.革命志士谭嗣同,面对屠刀,喊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这段文字可以作为第③段的论据。
C.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轻视语言的力量,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轻则言不由衷、表意不明,重则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D.语言和行动关系密切: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
【答案】
1.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有力(具体、形象)地论证了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的观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3.补充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全面)。总结全文,深化(强调)中心论点。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