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第十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学分析
2025-02-22
教材简介:
本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安排了《古诗两首》《望月》《灰椋鸟》《水》等课文,一个习作以及一个练习。《古诗两首》中,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各有风味,表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的想象能力,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望月》是篇散文,写甥舅俩在望月中愉快交谈,背景是夜深人静的月夜,在行进的江轮甲板上,静谧的月色,颇增几分童话色彩。文章形散神聚,富有童真童趣。《灰椋鸟》是篇记事写景的散文,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全文情真意切,情理贯通,拟人手法和发问句的妙用,让人在思考中体味明理。《水》是篇记叙文,课文采用反衬法,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教学本组课文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品味文本的语言美与意境美。
教学目标:
1. 会认7 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文章、段落。
3. 能理解文章内容,由语言文字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4. 能在观察夜空的过程中,产生奇思妙想,写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1.学会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2.发挥想象并进行形象的比喻。
3. 能正确解释诗句的意思
4. 学会分号的用法。
6. 学会在书信中得体措辞。
教学难点:
1.观看夜空,发挥想象并具体表达。
2.针对环保话题搜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教学时间安排:
《古诗两首》 2课时
《望月》 3课时
《灰椋鸟》 3课时
《水》 3课时
《习作 7》 2课时
《练习 7》 2课时
点击显示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第十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相关文章
《手指》教学反思
蕴旨•亮体•显采——话题作文拟题三题
《詹天佑》一文的爱国主义教育
《愚公移山》教学杂谈
甘洒雨露润心田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致女儿的信 》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暑假上网
《苏东坡传》赏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00733/
上一篇: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作文三步法
下一篇: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古朗月行》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