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教学分析   2024-12-14

师:同学们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因为长大了可以象爸爸妈妈那样悠闲地看电视,不用去做没完没了的作业。

师:看来你是一个电视迷。

生:因为长大了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为国家做贡献。

生:因为长大了,我可以去参加工作,挣很多钱,来孝敬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整天在蔬菜大棚里干活,太辛苦了。

师:你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师:不错!同学们都喜欢长大,好自己去谱写自己精彩的生命之歌,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笔下的英子,同大家一样也喜欢长大,但是她又害怕长大,为什么呢?我想学习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后,同学们也许会有英子一样的同感。

板书: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师: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已经进行了认真的预习。那么老师问一下:英子的爸爸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英子的爸爸是一个严厉的爸爸。

生:英子的爸爸是一个非常爱花的人。

生:英子的爸爸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

生:英子的爸爸是一个既严厉又很有爱心的人。

师:不错!课文为什么用“爸爸的花儿落了”做题目?你读懂作者的用意了吗?

生:用“爸爸的花儿落了”做题目,表面上是说爸爸的夹竹桃垂落了,实际上是指爸爸去世了。

师:真棒!老师知道你是一位读书认真的学生。“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表面上是说爸爸的夹竹桃垂落了,实际上是指爸爸去世了。文章以此作为题目,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师:那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问或者困惑呢?

生:课文注释上说《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那么课文中的主人公英子就不是作者自己,但是我在查阅课外资料的时候又看到作者林海音的介绍,说林海音的小名叫英子,我又觉得文中的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那么文中的英子到底是不是作者自己呢?

师:老师可以想象出你预习时的专注,其实文章展示的是作者小时侯的生活轨迹,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找寻到林海音童年的影子。但是本文的体裁是小说,那么小说中的人物就不乏有虚构的色彩,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文中的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明白了吗?

还有吗?

生: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人物,如:宋妈、蹲在草地里的人等,他们与英子是什么关系啊?

师:看来你也是动了脑筋的。这里老师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做了一点简单介绍。

(点击学海导航──作品之源)

这些人都随着英子的长大,而从英子的童年生活中消失了,要想深入了解这些人物,同学们还得详细阅读一下《城南旧事》这部小说。

师: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发现,这篇文章在叙事的顺序上与其他课文不一样,感觉有些杂乱,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

生:文章一会儿写眼前的事,一会儿写回忆的事,眼前事与回忆的事穿插在一起。

板书:眼前事

回忆事

师:眼前事与回忆的事穿插在一起,这种写作手法叫插叙。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帮老师解答2个疑问,每个小组选好2名同学准备交流你们讨论的结果。

点击探究二:

再读课文,讨论释疑:

1、《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小说采用了插叙的手法,时而写

眼前的事,时而写回忆的事。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

的事?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的?

2、读过之后,哪些事最令你难忘?为什么?

师:看到同学们如此热烈的讨论,我想大家对这 2 个问题已经胸有成竹了。哪个小组先打擂台呢?二组吧。

生:第一自然段写的是眼前的事,由我襟上的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引起了探望生病住院的爸爸和赖床迟到的事。“当当当,钟声响了”这一段写的是眼前的事,她想到爸爸不会来了,想到爸爸的病和爸爸爱花。 19 页上“韩主任已经上台了”到“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写的是眼前的事,想到了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想到爸爸让她去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寄钱。从“快回家去!”到最后,写的是眼前的事。

师:分析得不错,你们认为作者每一次的回忆都是由眼前的事引起的。那令你难忘的事是哪些?

生:赖床迟到和回家后看到夹竹桃垂落,得知爸爸死讯这两件事。

师:说说原因吧。

生:赖床迟到这件事与我们的生活比较相近,很真实,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第二件事,我们替英子伤心,她还那么小,就没有爸爸了。况且她还有六个不懂事的弟弟妹妹。

师:替英子伤心,所以很难忘,老师感觉到了同学们的善良。假如英子生活在我们中间,大家一定会向她伸出友谊之手,奉献一片爱心的,是吗?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同学分析很精彩,哪个小组还想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四组吧。

生:他们小组划分的哪些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的事,和我们相同,但回忆的事情是怎样引出的,我们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英子回忆的事除了去医院探望爸爸这件事是由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的之外,其他的都是英子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由爸爸说的话引起的,比如,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句话引出了爸爸让英子去正金银行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寄钱这件事。再就是爸爸说: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这句话使英子回忆起了六年前赖床迟到的事。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其实,本文对往事的回忆,既可以说是由爸爸的话引起的,也可以说是由眼前的事情引起的。因为英子虽然在学校的礼堂里参加毕业典礼,但她的心却在医院,在爸爸身边,她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爸爸对她说的话,所以她无论看到或者听到什么,都会很自然地想到爸爸。

师:那你们最难忘的事是哪些?

生:去医院看爸爸,由爸爸的话引出了赖床迟到的事让我最难忘。

师:你们小组分析的很不错,请坐。

同学们都觉得六年前英子赖床迟到这件事最难忘,说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哪位同学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

师:读的非常精彩!给老师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对爸爸这个人物性格的刻画,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同学们看出来了吗?

生:前面写了爸爸对英子的严厉,后面写了爸爸对英子的关爱。

板书:

爸爸

师:哪位同学把体现爸爸对英子严厉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谁给他点评一下?

生:爸爸说的话,没有读出严厉的口气,打英子的地方也没有读出爸爸的狠,没有突出爸爸打英子的动作。

师:那你认为应该怎样去读?读给大家听。

师:读的真好!请坐。爸爸叫英子起床的口气中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从打英子的每一个动作中,更透露出一种非去不可的威严,多么严厉的爸爸!然而爸爸的内心却涌动着对女儿的慈爱。

谁来读体现爸爸爱英子的内容?

生读。

师:读得不错!

爸爸先是对英子的一顿痛打,接着冒雨赶到学校给英子送花夹袄、送铜板。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体味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父爱!

生体味。

师:你来说吧。

生:这是一种严厉的父爱。因为英子想逃学,所以爸爸打了她,但目的是让她养成好的习惯,后来爸爸冒雨去学校给英子送花夹袄和钱,这说明爸爸是非常牵挂她,非常爱她的。

师:说得很好!这是一种严厉的爱,为的是让英子养成好习惯。

生:这是一种伟大的父爱。爸爸打英子是迫不得已,因为英子想逃学。鸡毛掸子虽然打在英子身上,但却疼在爸爸的心里,所以爸爸给英子送来了花夹袄和铜板。虽然爸爸没说什么,但是,我想,此时爸爸的心一定在颤抖,爸爸一定非常急切地想问英子:还疼吗?

师:你说的真令老师感动!可见,爸爸的爱是含蓄深沉的,这件事在英子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以至于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再也没有迟到过!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的一个片段,让我们一起感受这至真至纯的父女之情吧。

播放电影。

师:从爸爸的泪光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认为爸爸后悔了,多可爱的女儿!当时怎么舍得打她呢?!

生:我觉得爸爸是欣慰的,因为英子从那以后一次也没迟到过,爸爸也就放心了。

师:说得非常好!同学们,父爱与母爱同样都是伟大的!在感受父母博大胸怀的同时,也体谅他们对儿女的良苦用心吧!

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位父亲有一千种爱,一千种爱却都是一种情怀,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父爱如大山般坚实,如大海般深沉,然而这坚实、深沉的父爱却过早地从英子的生活中消失,留给她的只有那些美好的回忆。

下面我们师生分角色读“快回家去”到最后这部分课文,老师读作者的话,──读英子的话,其余的女同学读妹妹们的话,男同学读老高的话。同学们想像一下英子回家时所见到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

(点首页,放音乐)

师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这些催人泪下的场面描写,预示着什么?

(爸爸去世了)

师:是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英子。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爸爸去世,而是用爸爸种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象样”,来暗示爸爸的去世,作者以花喻人,揪人心肺!

课文中还有几处暗示爸爸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同学们注意过吗?

生:爸爸在医院里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师:爸爸知道自己不行了。

生: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暗示爸爸快不行了。

师: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很悲痛。

生:快回家去!我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也暗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

师:不错!敬爱的父亲去世了,六个弟弟妹妹还不懂得生离死别的苦痛,他们只知道玩沙土,抢玩意儿!面对如此惨境,英子却表现出了惊人的镇定和安静。那么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能够镇定安静地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呢?

生:是爸爸对她的严格要求。

生:爸爸平时就严格要求她,教育她要闯练。

生:是爸爸生前对她的希望和鼓励在支撑着她,因为爸爸曾经对她说过:没有爸爸,你更要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妹妹,你已经长大。

生:此时此刻,我想英子一定又想起了爸爸在医院对她说过的话。

师:把它读给大家听,好吗?

生读。

师:从这些深情的话语中,同学们能读懂一位临终的父亲对女儿的期望吗?

生:希望她懂事,不但能自己管自己,还要照顾好弟妹。

生:爸爸希望英子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没有爸爸的日子里,更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生:她希望英子要坚强,无论做什么都不怕困难,要有一股闯劲,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师:不错,爸爸对英子充满了深情和期望,他多么希望女儿早一点成熟,早一点长大,早一点承担起一个长女的重任,好帮英子的妈妈支撑起这个残破不全的家啊!爸爸的花儿虽然落了,但结出的果实却是硕大的,英子在毕业时成为优秀生,代表同学们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听到爸爸辞世消息,表现出惊人的镇定和安静。英子长大了,爸爸可以放心地走了。

同学们,你觉得英子爸爸的这三句话哪一句对你的触动最大,甚至也可能影响你的一生?

生读。

师:我们齐读这一句话。

师:老师希望大家记住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实践这句话,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师:同学们,英子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但她又是多么地害怕长大呢?我想学到这里,大家已经有了答案。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吗?

生:长大了,就会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英子和我们一样,已经失去了天真的童年。

生:因为长大了,就会失去很多好朋友,就要外出求学,就会离开自己的父母。

生:因为长大了,就有可能失去自己的亲人,英子就失去了她亲爱的爸爸。

师: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长大了是好事,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谱写精彩的人生,但仔细想想,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其实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失去的过程,这可能就是英子既想长大又害怕长大的原因吧。成长是美丽的,也是残酷的,老师希望同学们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走好学习、生活中的每一步。

【简评】

听了桑老师这节课,如同欣赏一曲婉转含蓄、至真至纯的父爱之歌。这节课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定教、以读为本”的原则,上出了水平,也上出了新意。

本节课紧扣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重视阅读但不流于形式。教师以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染学生,用新颖科学的教法来引导学生,把课堂设计成了一个平等宽松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自由探究和感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1、在开课之初,用“成长”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言,在简洁的师生对话中导入新课,真切自然,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

2、在感知课文时,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大胆放开学生,让他们到网络资源中自由徜徉,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大开眼界,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然后学生动手动脑,搜集有用的知识,建立自己的学习文档,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理念,整个课堂教学中,做到了课文阅读与利用网络资源的有机结合。

3、没有诵读的语文课不是好的语文课。在“精读赏析”这一环节中,桑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精彩段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阅读,如个人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加上学生的点评更让课堂增添了不少光彩。反复诵读却不单调乏味,学生在深情的诵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那种含蓄深沉的父爱。诵读的效果远远好于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这一点,桑老师做的很到位。

4、教师在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详细阅读了“赖床迟到”和“快回家去”两个环节,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父爱的伟大。本课是一个长文短教的很好的范例。

5、学语文、学做人。在交流学习的同时,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桑老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起学生心中的阵阵涟漪,让学生从中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这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语文课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本课的艺术性表现在:

1、创意之美:

教师不是从自己讲课的角度,而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网络资源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的引导过渡非常贴切自然,使课堂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

2、细节之美:

课堂凝聚了学生情感。以电影《城南旧事》音像片断和歌曲《送别》作为音乐基调,渲染出优美深沉的凄美意境,尤其是《送别》中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凄连天”成为这篇课文的主题曲,在这样的基调中开展多层次的诵读活动,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角色之中。

3、语言之美:

教师富于感染力的课堂语言不失为本课的一大亮点。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语言引导很重要。简洁、平和、深情、感染力强是桑老师课堂语言的特色。学生被这种美的语言感染着,把心贴近了教师,带入了课文角色,自学地去感悟那种真挚纯朴的人间真情。

总之,桑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是声情并茂,文质兼美,课堂调控力强,教材处理到位,教师的个人风采和课文的独特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点击显示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01335/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