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语文素养论

语文素养论

教案设计   2024-12-27

“语文素养”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提出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是一个近乎全新的概念。在新课标之前,尽管有少数文章使用了这个词语,甚至2000 年的初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出现了这个词语,但多是一带而过,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在新课标中,“语文素养”一词前后出现十余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的内容已深人人心,“语文素养”也成为当今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语文教育领域,说它是人所共知恐怕一点也不夸张。

话又说回来,很多人虽然知道这个概念,但对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楚。这首先是因为新课标在提出这个概念之后并未对其作出明确的解说,而随后的有关专家作出的阐释也比较宽泛笼统,甚至有些分歧。作为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对其内涵和外延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做一些探讨很有必要。要搞清楚“语文素养”这一概念,首先应明确“素养”一词的含义。“素养”一词,早已有之,其意义也不难理解:素,向来、平日;养,修养。因而《现代汉语词典》 释之为“平日的修养”。而“修养”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意义有二:一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一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这里显然应取前者。“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是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的,“向来、平日”有一贯、稳定之意,所以我们可以把“素养”解释为: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达到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稳定的水平。

“素养”一词在各科课程标准中被广泛运用。翻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除“语文素养”之外,还可以看到“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文化素养”“数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美术素养”“音乐素养”“技术素养”“思想品德素养”等等词语。也就是说,“素养”受到各科课程标准编制者的青睐。为何如此呢?以往的有关文件普遍使用“素质”一词似乎和“素养”差不多,用于培养目标也都体现出对学生基本发展因素健康发展的追求,为何专家们纷纷放弃了使用多年的大家都很熟悉的“素质”转而启用面目有些生疏的“素养”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对“素质”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 中,“素质”既可等同于“素养”,也可以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在心理学中,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而在“素质教育”中,“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也包括(并且特别重视)未来发展可能性(即发展潜力)部分如①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他们的细微差别:“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的稳定的身心特征,而“素养”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获得的经验系统。“素养只是形成素质的前提或来源,素养离素质还有一段距离,只有当素养稳固下来沉淀为人的身心结构中质的东西时,它才成为素质”。作为教育总目标中的子目标,各学科教育的预期结果,即通过课程希望在学生身上形成的东西,用素养来表述比用素质更合适。另外,动词性语素“养”比起名词性语素“质”更能体现出课程的育人功能和学习的持续过程。这大概就是目前“素养”备受青睐的原因。

明确了“素养”, “语文素养”的内涵便也比较明确了:人(学生)在语文方面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达到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稳定的水平。在中小学,它主要是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不断地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自身生命个体的一部分而逐渐养成的。

正如语文教学争议最多一样,“语文素养”比起其他各科的“素养”概念受到的批评都要多,甚至有人说它是“一个怪胎’,② ,还有人建议用“交际能力”取代“语文素养”③ 。

点击显示
【语文素养论】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07355/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