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二册《我的名字》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2025-02-01
教完本课,我觉得自己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是,能根据文体特点来教学,采用的办法是补白课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独特感悟,展开不同的想象填补,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变得扎实灵动,让教学效事半功倍。
在《我的名字》一课中,作者每件事只提了一个头,没有展开叙述,意在让读者产生思考。因此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让学生想象:我为“扫垃圾的阿姨(上公交车的老奶奶)”做了什么?她们才会叫我“红领巾(好孩子)”?通过思考,同学们跃跃欲试,说出了五花八门的想法:帮阿姨扫地,帮阿姨捡垃圾,不乱扔垃圾,给阿姨水喝,给阿姨擦汗,帮阿姨推车(给奶奶让座,给奶奶提行李,给奶奶找座位,扶奶奶上车)……
看着同学们个个异常兴奋激动的小脸,我想孩子是从中理解了:“我”为大家做了好事,并不是让大家记住“我”,但是 “我”热心助人的行为使人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因此我设定的这节课的三维目标也就都能达到了。
点击显示
【北师大版第二册《我的名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让学生“活”起来──《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改革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
《乌鸦喝水》整体阅读感知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梅花魂》教学案例
为死记硬背说句公道话
综合实践: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四季》教学案例及点评
《鲸》教学反思
《山行》教材解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08940/
上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套卷
下一篇: 教材分析——周亚夫军细柳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