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杂谈
〖三“问”语文新课堂·二问:“教什么”(what)〗
也许有人说,“一个教师上课‘为何教’可能不会去细想,但‘教什么’不可能不知道吧!”宁波大学王荣生教授就曾指出,“我们的许多语文课,任课老师还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常常连‘教参这么规定’、‘考试这么出题’这种极为勉强的理据都找不到、对不上。”(《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的确如此,君不见从当前语文界“语文是什么”、“语文课什么”、语文课要有“语文味”等等有关语文本体问题的讨论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语文课教的是什么内容了。事实也正因为至今没能给“语文”下一个终极定性,“语文课”就被“编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发现什么人都可以对“语文课”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其实,我们无奈之中又能说什么,因为自己连自己是什么都没弄清楚,又能拿什么去驳斥别人的指责?所以,今天才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大声疾呼“语文应找回自己的家园”,“语文教育应有自己的专业理性”等等。
譬如这次“南湖论剑”展示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和《音乐之声》。这两篇课文可谓是“语文味”极浓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都将“电影片段”引入了课堂,这有错吗?没有──关键是教师引入“电影”的目的何在?引入后产生的客观效果是什么?尽管执教者都清楚地明白“电影”在此只不过是用来解剖作品的手段,是凸现文本的参照物,可是课上下来后给学生及听课老师的感觉是“电影似乎比文章本身更好看”,这当然也合乎情理,但给人启示是: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就不能通过语言本身来让学生体验作品呢?
〖激发学生兴趣,自主探究学习·在口头表达训练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标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以往的课堂,学生缺少口头表达练习的机会,只是一味地听,而没有机会说,这也是导致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个原因。课堂上的口头表达,也是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一个机会,它能够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能充分地说,减少听的疲劳,学生也就能喜欢学习语文了。
学完《爸爸的花儿落了》后,安排一次口头练习:说说爸爸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这项内容学生也不会觉得太难,因为从小到大,自己和父亲之间发生的事有许许多多,只挑选一件事,很容易找到。
教师除了自己设计口头表达的练习外,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后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在一些课文的课后练习中,都设计了口头表达训练。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同学讨论:“我们”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这样的题目,正是学生目前最关切的问题,他们有话可说。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来谈的时候,学生的发言都相当踊跃,都能谈出自己的观点。像这样的练习题,就很受欢迎,让学生不再觉得课后练习是枯燥无味的了,既让学生提高了口
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印象,实现了教学目标。
这样的学习活动,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开放性发言的策略·在“杂”处筛选〗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开放性问题来进行教学,学生的发言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进行筛选。这里的“杂”是指学生发言具有不确定性,多角度理解课文所获得的信息。由于开放题具有宽松的解题环境和答案的多样性,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如果面对学生的发言教师不作出自己的选择,那么课堂将进入无法调控的局面,教师的教学任务便无法完成。
丽水遂昌第二中学的毛卫华老师在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说情节品语言”,设置了这样一个开放度很大的问题:“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并说明理由”。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后纷纷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生一:我喜欢课文的第29段,因为它写出了父爱的伟大。
生二:我喜欢文中“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着一节,因为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父亲对我的成长的帮助。
生三:我喜欢第4~12段,因为从这里我看到父亲对的严格。
老师并没有逐一的解决,而是作了一定地选择,说:“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第4~12段,同桌间分角色朗读这些对话。一起来感受一下父爱的伟大吧。”毛老师对学生的发言作了引导,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了更深的境地。
这些优质课中的开放性问题,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总之,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开放性发言,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这些优质课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它改变了我们一味地赞同学的错误观念,也为我们今后教学中如何应对学生的发言提供了策略。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永泰中学 赵文奇】
〖将此类练习代到教学设计中去,作为教学环节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试用版)与原人教版有一个较大的不同之外,就是新教材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一道体验反思类的题目。窃以为,这与编者意在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有关。同时,课后练习中的体验反思类题目的设计,还起到课文内容的知识迁移,使课内外得以衔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此举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通过体验反思获得人生哲理的启迪。其实质是“吾日三省吾身”的过程,作为教者,首先要明晓意图,其次使用好这类练习。
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写了一件英子因赖床不起受到父亲责罚的事。有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体悟父爱之深沉,设计这样一道题目:假如你曾经有这样相似经历,你爸爸是怎样对待的?仅此一举,课内课外就飞架涵桥,由此及彼,学生既体悟到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又感受到父亲那份严厉中的关爱。
〖初中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精设巧问 多元解读〗
过去的阅读教学是教师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根据参考资料解读作品,然后再向学生灌输。”⑶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在学生进入文本之前必须对文本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精心设计“主问题”,巧妙的进行提问,以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⑷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本文与“三”有密切关系,请你认真品读看看能找出几个“三”?
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阅读、讨论、探究,归纳出四个“三”:
1、三段插叙──① 爸爸不许“我”上学迟到和乘车上学,② 爸爸喜欢花的往事,③ 爸爸让“我” 独自去银行寄钱。
2、三句教诲──① 英子,不要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②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③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助你妈妈。
3、三个场面──① “我”逃学被爸爸“从床上拖起来”,“从床头打到床脚,从床上打到床下”,② “我”到校后爸爸送花夹袄和两个铜板时“我”“猛一转头”,发现“爸爸那瘦高的影子”,③ “我”拿毕业文凭回家后:爸爸已经永别,夹竹桃“散散落落”,“很不像样”,小石榴掉落在地。
4、三处写花──① 我的衣襟上有一朵爸爸种的粉红色的夹竹桃,② 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上。③ 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主问题”的设计能“一线串珠的整体的带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品读”⑸“引动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⑹,避免了碎问碎答,在探究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会产生许多生成性课堂资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水到渠成。
〖初中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启思导学 诵读文本〗
课堂教学中,在围绕“主问题”讨论学习的同时会生发许多奇思妙问,产生许多创造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契机,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对文本的美词、佳句、精段,结构、技巧、手法,含义、主题、情感等进行深入探究,重组课堂生成性资源,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
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学生对四个“三”总结后,及时引导分析三段插叙的作用、三句教诲的含义、三个场面的作用、三处写花的妙用。
学生讨论后有了自己的理解:例如三句话中的第一句作者用“硬着头皮”“闯”表现父亲对我的品质要求是要坚强,第二句中用“没有爸爸”一语双关,暗示父亲不久于人世,一个“更”字写出爸爸对“我”的严格要求,“是不是”写出了我与爸爸的平等对话,家庭氛围的和谐,表现出严中之爱。第三句中的“学做许多事”说明爸爸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家庭责任感,并且要有社会责任感,简短的话语中充满着父亲对子女的健康成长的无限关注。三处写花中的第一处是说:爸爸虽然没来,但心却跟着女儿来了,第二处描写说明:爸爸的爱子之情甚于爱花之情,第三处描写暗示:尽管爸爸的花落了,但爸爸洒在女儿心中的爱的种子正在发芽、长叶,而且会开出更美的花。如此进行教学自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新课改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以课文为范文,作文渗透在教学中。在讲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加以模仿训练,非常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朴实感人的散文精品。在讲授这一课时,我提问道:本文用的都是很平常的字眼,为什么却能把父爱表现得那样感人,那么催人泪下呢?我们能不能写一段自己的父母?讲课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作者眼里,父爱是热情的鼓励,严格的要求,殷切的期望,也是温暖的关怀……因为作者能够感受到爱的存在,所以能把自己的父爱亲情表达得这么好,这么动人。我们也都在父爱和母爱的笼罩之下,我们大家来回忆一下自己的父母和作者的父亲有什么不同?如果我们对父母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道心存感激,不知道那是父母的爱,又怎么能写出动人的文章?经过我的引导,同学纷纷列举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我及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然后交给父母看看,让父母也了解我们自己。那一期的作文特别出彩,学生和家长都很感动,我也非常高兴,没想到讲一篇课文竟收到多种效果。
〖浅析音乐在新课标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用音乐为课文画龙点睛〗
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主题,体会作家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既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教学中的难点。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任凭教师在讲台前滔滔不绝:“本文通过……表现了……揭露了……”可学生似乎总难真切地领悟,甚至无动于衷,一脸茫然。这与教师的引导方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有很大关系。这时,如果请进一段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领悟意韵,在音乐中理解文意,便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在教学林海音先生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同学们看着课文中一段歌词不知所措,有同学疑问:这段该读呢还是该唱?可要唱又不会唱。这段歌词便是李叔同写的骊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它出现在文中,抒发了作者对即将过去的童年的依依惜别,以及即将送别爸爸的淡淡的哀愁。在对课文作了如此理解之后,我播放了《送别》。在优美又哀伤的曲调中,无须言语,同学们便已深深的懂得了其中的真谛:对童年对亲人的无限怀念。